97、林家出继子番外4

他们成婚后,宝玉倒是不在意入赘的名声,觉着能和林妹妹在一起,就得偿所愿了。只是,成婚之后,他们就要直面着实实在在的生活压力,这让宝玉有些猝不及防。

林黛玉乡君的俸禄并不算高,得封乡君的,一般都是高门贵女,难得的是这份体面尊荣,和可以荣耀于人前的身份。朝廷的俸禄赏赐,本就是锦上添花的事,拿着当个零花钱罢了,谁指望着靠这过活呢?就是朝廷命官,也鲜少有人指着一份干巴巴的俸禄养家活口,都各自有来钱的门路。就是清水衙门的官员,有功名的,也有许多免税田地的福利。

可林黛玉却只有这份俸禄!她一个空头乡君,哪里还有人给她送银子,送礼品,带着她入股经营营生的。她一个人的时侯,自己的开销不多,田庄上除了供应乡君府上下的粮食菜蔬、鸡鸭鱼肉之外,出产还能卖了折变不少银子,生活又不如以前贾家那般奢华,生活也算宽裕,所以没有切身感受。

但自成婚之后,日子却肉眼可见的窘迫起来。宝玉是享受惯了的,以前锦衣玉食自不必说,就是在贾家落魄后,外祖母还是竭力地让她心爱的孙子不受委屈,二太太自然也满心赞成。那样的条件下,宝玉也没吃什么苦。他跟着外祖母,住进最宽敞的独门院子,和外祖母一块儿吃小灶上的精致饭食,还有麝月和晴雯两个丫鬟伺候着(袭人被家人接回家了),日子比起旁人来,要舒适很多。这也是贾环和珠大嫂子气不过,要闹着分家的重要原因。

想必,外祖母能答应让宝玉入赘,也是因为贾家经济日蹙,想着要让宝玉一直能过舒服生活的缘故吧!

可是,当家了就知柴米贵,林黛玉拿到了管家为难呈上的账本后,心中就一沉。宝玉衣食的花销也就罢了,他还依旧如昔日一般怜香惜玉,以前在怡红院服侍过他的,或是熟识的丫鬟来给他诉苦,说活得不好,就忍不住从帐上支出银子去接济。一年半载的,就把以前的结余和皇上赏赐下的都花光了。二舅舅和二太太处,每月里还要孝敬不少银钱,让他们衣食无忧。再这样下去,入不敷出的,可就真要做王熙凤曾经做过的事—典当嫁妆了!

林黛玉不愿,她不想过这样破落户的日子。她还要生下子嗣,延续林家的传承香火,然后培养孩子长大,让他长成,像林明安那般,如同一棵坚韧强悍的参天大树一般,能为家人遮风挡雨,带去温暖和安全的人。孩子要读书、求学,日后还要成家立业,样样都少不了银子。她的嫁妆,是要完完整整地留给自己儿女的,不能坐吃山空!

林黛玉只得提醒贾宝玉,以他们现在的状况,是没法像在荣国府时一样大方,随意花费了。那些丫鬟,已经被外祖母放出去了,做做针线女红,开个小生意什么的,也能养活自己,只是想养尊处优地当付小姐,可就不能了。

宝玉是答应了,但那些丫鬟们抹着眼泪,娇怯怯地“宝二爷”、“宝玉”地叫两声,对着他说些好话软话时,他就又故态复萌,忍不住拿出银子,值钱的东西来赠送给她们。那种英雄救美于水火之中的感觉,让他觉得非常受用,在丫鬟们的感激声中,他能寻回昔日众星捧月的骄傲和快意,让他暂时忘记了家族的败落,和老爷对他的期望和失望,逃避开心上沉甸甸的重压。

林黛玉屡次劝说,也不见宝玉改过,反而在两人之间,生出了些许隔阂。林黛玉想着,既然这样,她也不必那么紧逼。宝玉一向颇有文采,那不如去考个功名吧。也不指望他能桂榜得中,哪怕能考中秀才举人,也是好的,至少宝玉也能有个体面。这样走出去,人们也不会再嘲笑他的赘婿身份了。

谁知,宝玉这也不愿,他道官场黑暗,变化无常,看甄家和我们贾家的遭遇,还不知其中的艰险么?他不想成为一个汲汲经营的禄蠹,同流合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