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三月中旬,这时的盛京杨柳抽芽冒绿,海棠盛放。
西北天气则要寒冷些,今儿艳阳高照,虽不那么冻人,林中草木光秃秃,无甚美景可瞧。
胜在天高广阔,心境自由,这趟郊游,楚长宁玩得很是尽兴,又吃了许多糕点,满足得很。
下山时,恰好在山路撞见阿花一家。
阿花往他们仆人背篓里扫一眼,心中有数,这林家父子好不容易豁出脸面入山打猎,可惜什么也没猎到,空手而归。
“我们今儿逮了好几只雉鸡,都死了,现在天气放着容易坏,林家小郎拿去吃吧!”
说着,阿花兀自从她爹背篓里取出两只雉鸡递来。
楚长宁与母亲对视一眼,西北晚上冷得能结冰,哪里就容易坏?
“这个,我们不能要。”阿花家靠打猎谋生,日常柴米油盐,都是靠贩卖这些猎物,楚长宁自是一口拒绝。
阿花爹瞅一眼外向的闺女,拿她没办法:“拿着吧,这些雉鸡羽毛损坏,不值几个钱。”
想着阿花如此客气,到时回些礼便好,于是楚长宁征求地去看父母。
得了父母的同意,楚长宁真切地道谢。
“没,没什么。”阿花撇开脸去,脸颊红得跟沙棘果似的。
阿花爹娘看出阿花别样的心思,直到回家,还拉着阿花说道:“这镇上多的是威武雄壮的儿郎,怎么你偏偏瞧上林家儿郎,他除了长着一张小白脸,一无是处,又不能养家糊口,也不能养活你?”
阿花执拗道:“上山掏兔子打雉鸡,我样样拿手,不需要林小郎养活我,我能养活林小郎。”
阿花爹娘瞅着这丫头,无语凝噎。
不多时,传来敲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