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这位面子也就相当于给了海昌侯面子,这门路一多,海昌侯府也就越发兴盛。说起来,海昌侯府的子孙身上还流着当朝陆氏皇族的血脉。
如今的海昌侯是楚老夫人的亲弟弟。原本齐氏给女儿看好的是弟弟的嫡长子,也就是她的亲侄子。
多少人巴不得自家的女儿能入宫,能嫁给贵人,齐氏就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想法。她当时以一个闲职侯爷家的嫡出姑娘嫁入彼时深受先帝器重的安定侯府已然是高嫁了。
虽说与夫君关系和睦,可这些年风风雨雨过来,齐氏心里未尝不明白一个道理。
高处不胜寒。
若是有的选,她并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嫁入高门。只可惜,天意弄人。有些事情,就算她不愿意也没办法。楚老夫人拿了软帕子,细细的替女儿擦着眼泪。
诚王妃的目光就落在楚娆身上。
姑侄两人长得十分相似。诚亲王妃年近三十,生育了三个儿子,又掌管王府中馈,身上自有一股威严,楚娆一向端正自持,也是自成气势,这么看来,两人就更像了。
楚娆是她们这一辈第一个送去老夫人松鹤堂的姑娘,诚王妃比楚娆整整大了十一岁,再大几岁都能给楚娆当娘了。因而这对姑侄两人的感情就说是亲如母女也不为过。
“娆儿,娆儿……”
“姑姑,娆儿在。”
诚王妃没说话,只紧紧的抓着楚娆,只觉得自己与侄女儿同命相怜,甚至她这侄女儿更可怜。将来虽说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可未尝不是同自己一般?只能与人分享夫君,却不能够表现出任何不满。
“你且记着,咱们这样的身份,切不可动真情。”
楚老夫人目光一顿,有些不敢置信的盯着女儿看了一眼,却见孙女儿神色平静的点了点头,“姑姑放心。”
大家都是聪明人,有些话不必说出来,楚老夫人已经猜出女儿和诚王之间是什么问题了。夫妇之间若是门当户对,举案齐眉,那有感情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可是自家女儿和那诚亲王……
楚老夫人想说女儿糊涂,可是事情闹到了这个份上,说这些又有何用?
因而只得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