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三夫人的人选对盛月仪来说可以说非常合适了。
盛月仪的性子哪怕到现在其实都没什么改变,说好听点叫直率,说难听点叫说话不过脑子。自己自认脾气不坏,都时常被她搞得无语,更何况脾气不好的人。
若是嫁的人家复杂,她光和人比心眼就输的很惨了。
有的姑娘适合嫁到大家族,长袖善舞,可以处理好大家族之间剪不清理还乱的关系。但是,有的姑娘只适合找个家里简单的,不然根本应付不过来。
三夫人和对方的母亲自幼相知,那么一定也是对对方的人品有一定把握的。而且,年纪轻轻就是校尉,说明对方不仅上进,能力也出众。这样一看,未来至少盛月仪不会吃苦。
同时,武官比起文官,虽然地位同级的要低一点,但是,武官的风格更直率,和盛月仪想必更谈得来。
所以说,三夫人真是用心良苦。
“好,那到时候我一定过去为你添妆。”盛月薇笑着和对方约定,也是真的希望她能走出父母的阴影,获得幸福的婚姻。
第33章 冬去春来
接下来的日子就过得很平静了, 一直到冬天过去,春天回来。
春天啊,真是个好季节, 尤其今年是会试之年, 就更加热闹了,无数书生学子涌进了京城, 希望能蟾宫折桂, 金榜题名, 一展心中的抱负。
文会层出不穷,士子们互相结交,在各种地方都能听到他们的高谈阔论, 看到他们留下的诗文书画。倒不是人人都爱表现自己,只不过, 这样能帮他们提高自己的名声, 运气好的还能引来大人物的欣赏, 而在会试之前如果能得到大人物的欣赏自然是有助于自己的前途的。
盛月薇虽然是闺中女儿,但是有了第一世的经验,她对于很多事物的认识要比其他人深刻。在她眼里, 其实本朝的科举制度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甚至埋下了很多隐患。
她简单的了解过,此时的科举取士还没有像明、清那样形成完整的制度。前朝才开始实行了科举取士, 并且为了安抚世家大族, 当时是举荐制和科举制并行。
而本朝为了收拢人心,同时遏制世家大族的实力, 同样选择了实行科举制度,并且在科举的内容上做出了一定的改进。
首先科目减少,除了进士科受重视之外, 其他的科目都不怎么得意。而进士主要考帖经,墨义,诗赋,能考上的人文采没什么问题,但是要说治国之道那可就见仁见智了。写的一手锦绣文章,不代表能干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