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普任职西北军掌书记,大多数时候在大营,极少回怀远。彻底清查世家钱窑是项大工程,没人一直盯着不行。萧明忱只得留在怀远,每日忙得不分昼夜。
好在魏瑜被夏枫连威胁带吓唬了一通,夹起尾巴,老老实实配合宁王调查,且不敢提出丝毫异议。
萧明忱嘴上敷衍,却把夏枫一遍遍叮嘱的话记进了心里。很是谨慎小心,每次出门身边的暗卫加倍,且言语行为不露丝毫破绽。
盐铁司书库内,魏瑜恭谨地跟在萧明忱身后,目不斜视:“许久不见殿下,您近来可是一直住在夏国公府上?”
“嗯,不然本王也没有别的地方落脚。”萧明忱淡淡地应一声,抬手从架子上取下一卷残破不堪的竹简,打开看了两眼:“这是,元康三年的盐铁司货物出入。怀远向来不缺纸,为什么这些重要资料使用竹简记录?”
“这……元康年间还是缺的,也就是近些年,西北逐渐安稳,各方各面才有了起色。”魏瑜道。
萧明忱把竹简塞了回去,貌似随口道:“世家应该不缺吧?”
“当时的纸不如现在的好,不易保存,还容易黄旧蛀虫,所以不论何处,都是竹简帛锦用得多。”魏瑜怔忪了一瞬,眼神晦暗,神色愈发恭谨。
他对这位自盛京而来,又得夏枫高看的宁王殿下满心好奇,却苦于周围皆是暗卫,不敢有丝毫不敬。
萧明忱慢悠悠穿梭在排排书架中间,遇上感兴趣的就拿出来看一看,不懂的便随口问魏瑜几句。仿佛今天来一趟,就是为了散步。
“我见怀远民间有学馆,西北百姓之中,识字者大概能占几成?”
“十之一二吧,城里要多一些,能占三四成,乡下很少。”魏瑜知道他今天要来,通宵彻夜准备了一晚上应答之策,却没想到这位宁王殿下与众不同,问题尽是不想干的,提前做好的功课半点没用上。
“民间学馆是官办的?”萧明忱对一份邸报很感兴趣,翻来覆去看了半响。
“是,世祖元康年间,诏令各地布道讲学,以教化百姓。民间各县皆设有乡馆,供宽裕人家的孩子读书识字。”魏瑜看到他手中的邸报,花白的眉毛微颤,“这几年四方战乱,乡馆学馆早已不存。但西北勉强安宁,老公爷、大帅也重视,所以一直保留到如今。”
萧明忱面无表情地点点头,忽然将手中邸报往他面前一杵:“魏公临,这是你家长辈?”
“是,是先祖父。”魏瑜额间冷汗岑岑,不明他究竟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