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安无所谓的说到,全同态加密算法是要比因数分解算法更容易的,他了解这些研究员的学习能力,知道一天的时间足够他们完成一项学习。
他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让他们全部拿下。
见颜安这么说,祝镜光等人的心理稍微好受了一些。
同时在心中想到真正适合颜安的队友该是什么样的。
资深的一级研究员?怕是和他们一样根本没法参与到研究中,只能被动的等着颜安掏出技术然后喊六六六就完事了。
院士大佬?颜安是有这个能力与他们共同研究的,可是一山不容二虎,项目组里谁说了算是个大问题。
再说就算是院士,靠着自己丰富的经验以及强大的知识储备,跟上颜安应该很容易,但要说与颜安一起研究。
真不是他们夸张,就冲颜安几天不见反手给他们掏出这么个大惊喜的架势来看,院士大佬恐怕也很难跟上颜安的研究速度。
相较之下,似乎那些学习能力极强的少年天才会是最好的选择,他们学得快自然也就能更快的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白板上写的是发展基础,不同方向的全同态加密算法之间的联系相对薄弱,我的想法是以某一方向为基础,向全方位发展。”
众人朝白板上望去,那是从计算中心机房搬来的,当初颜安给他们讲解因数分解算法时用的就是这玩意。
上面记录着不同的发展方向。
一是集“加密、签名、认证于一身”,二是以高效率低需求为基础,三是将强适用性当成了基础。
祝镜光一一看过来,发现只有这三条方向,可他们拿到的却是六个方向的全同态加密算法,还有三条没有写上去,被忽略了。
“组长,为什么我们不以全数理统计需求为基础进行发展,全同态算法的特点就在于此,我认为我们应当更充分的发挥这项作用。”
祝镜光开口问道,他昨天最先拿到的就是专攻解决数理统计需求的全同态加密算法,在一通学习后有了更深入的掌握,对他而言最熟悉的自然是这类算法。
而颜安居然连这种最基本的特点都不在意,让他很是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