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页

闻言,时禹不可置否地勾起嘴角,似笑非笑,“姐姐其实心里也跟明镜一般,看着温厚纯良,却大智若愚,我不是来跟你赎罪也非忏悔,我就是来看看你。”傅喆越是激动时禹越是平静,形成强烈的反差,二人像是较上劲的你来我往招呼着对方。

傅喆活了两辈子从来没像今天一样盛怒,时禹的话无疑就是火上浇油。

“你!从前!我还真以为你就是像个小羊羔一样,装得那个叫好,在你眼中,鸿生寺僧人的命就不是命了吗,在我眼中,你的命跟他们是一样的,能救得我都会竭尽所能,但我现在后悔了。”

后悔舍命相救一个敌国世子……如果说时禹此前都能装得安然无恙,那么现在,傅喆一句“后悔了”就像一把利刃直插他的心脏。

但他依旧镇定自若似地追问,“后悔救了我?其实我并没想过你会来救我,活了这些年,只有两个人拼过命救我,一个是我母妃,一个是你。”

时禹说这番话时,傅喆终于从他眼中读出了寻常人都会有的“悲伤”。

“时禹,我只想听一句真话,你为什么非要杀了那些僧人……连方圆大师……为什么?”傅喆把“为什么”三个字咬得格外重,每问一遍就好像把盐又重新撒在伤口上一般。

时禹神色隐忍了许多傅喆看不明白的情愫,一股悲凉爬上他的心头,“姐姐,你听过那句——‘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话吗?我父王是不可能留下他们活口的。”

此话一落,让傅喆所有的执念追问都成了没有意义的纠结。

第56章 苍天,你真的是逗我玩么……

天不遂人愿, 父母,你无法选择,出身, 你无法选择,时禹并没有欺瞒傅喆, 这辈子为他拼过命真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他的生母, 一个是傅喆。

王公贵族常有“母凭子贵”的说法。

但时禹不一样, 他的母亲并没有因为时禹的出生得到半点优待, 因为他生母只是平民,而非贵族。背后没有娘家撑腰, 自身亦无权无势, 时禹六岁时,亲眼见着自己的母亲不知何故被时定舟一剑刺死……

从此,时禹就把自己封闭起来,他将外界加诸在身上的喜怒哀乐都藏了起来,不悲不喜不怒不争, 就如一个行动自若的人偶。

时定舟让他往东去,他绝不敢往西走,哪怕当初,本就已经分出胜败定局的绫州一役,时定舟心知败局已定,却还是想试试时禹的胆识与计谋,看看这个被牧屿国师捧得天花乱坠的庶出世子是不是真的拥有他另外十个儿子都追不上的天资。

这仅仅只是时定舟的一个试探考核, 但时禹不得不豁出命去背水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