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页

……

另一头,那日梁婧留下老牛叔说话,除了拜托他去接梁母过来县城外, 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找清河村的老村长约个时间,有要事相谈。

老牛叔去到梁家时,梁母正好下地回来。

她虽然身心疲惫,可是精神却还挺不错的,听到老牛叔说梁婧要接她到县城的事情,顺口就婉拒了。

她现在每天就惦记着地里的活计,早出晚归的,和整天躲在书房用功读书的梁父除了吃饭时能打个照面外,两人暂时也没有什么矛盾。

梁母能够保护自己,倒是让梁婧高看一眼。

后来,她回了一趟清河村时,也亲眼看见晒黑了的梁母性格开朗了不少,干起活来也有模有样,和邻居宋大嫂等人也处得不错。

她留了些银两和粮食下来,这才跑去和老村长协商关于村民种植红薯一事。

清河村的土地不算肥沃,所以每年的收成都紧巴巴的。

为了填饱肚子,几乎每家每户都会留出一两亩地来种植红薯,留给自家吃。梁婧是过来收红薯的,而后又和老村长协商后签订了协议,用非常公道的价格提前预定了村民们今年所有的红薯收成,有多少要多少。

老村长有些担忧地看着她:“你们这一个小吃店,真能要得了这么多的红薯吗?”

他怕梁婧话说得太满,毕竟这里几十户人家,每家每户最少三五亩地,还有勤快些的,家里兄弟多的,都十几二十多亩。

这些土地都种植红薯,那到时候都堆成山了。

梁婧笑着道:“您老放心,我刚和您签订的契约上头不是写着,等大家播种完成后,我便每一亩地预付一两银子嘛。等这预付的定金一过手,这契约就算生效了。到时候若是我不履行契约,你们可以到县衙状告我。同理,若是有人拿了预付定金却违反了契约,那我也能到县衙告他。”

这年头的人对县衙还是有一种天然的敬畏心理,加上梁婧在县衙当厨娘的事情已经传开了,故此大家伙对她的话还是相信得过的。

老村长虽然有些担心,可架不住梁婧这做法是实实在在为村民们好,毕竟大量收购红薯还不压价,提前给予定金还保证种出来多少给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