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页

“对了,方才子瑜过来和你说些什么了?是不是他家里人来信了?”往京城的路程大半个月,来回就得四五十天的功夫。

如今掐指算着也差不多了,梁母对此挺是上心的。

梁婧摇摇头道:“不是,就是说些琐事罢了。对了,娘你今天来找我是有事吗?”

梁母道:“没有什么要紧事,就是你大哥想知道柴家那边有何章程,毕竟该准备的东西太多了,现在也不知道该先做哪样。”

若是去年梁婧没有和张二郎退婚,以梁家当时的家境,最多也就给陪送一亩地和一些箱柜木架床罢了。可是如今梁老大有了赚钱的营生,加之妹妹谈婚论嫁的对象是县令大人,之前的准备就不够看了。

梁老大夫妇商量后,打算给梁婧多陪嫁几亩地,此外若是到时候两人是在琼阳县成亲,就陪嫁一套家具。若是在京城,就得另做打算。

梁婧听完,心里若有所思,面上却道:“现在也还没收到消息,到时候再看看。”

梁母想了想也没辙,便只好陪着梁婧说说闲话,而后瞧着天色不早才打道回府。等她走后,梁婧才将方才的问题又想了想。

梁家人目前只知道柴子瑜这个县令要娶梁婧,却不知道京城的柴家是何等权势人家,若柴子瑜真的只是个小小的县令,梁老大想给梁婧准备的那些嫁妆说不上是有多风光,但是拿出来也不丢人。

可是,若是对比起柴家的其他两位儿媳,一位公主和一位千金小姐,梁婧的嫁妆真的是不够看。

梁婧拖着打着夹板的小腿,走向梳妆台,拉开最左侧的抽屉,里头摆放着个小匣子,打开后数了数,玉清茶楼契书一份,银票总数两千三百两,碎银二十多两。这是她的全副身家。

两千多两的家底,在这琼阳县绝对是称得上富贵人家。只是不知道这点钱在京城里,到底够不够看。

毕竟是她的嫁妆之事,梁婧想来想去,也就只想到了沈娘子,便偷偷找虎妞去将她请来一见。

沈娘子很高兴地带着小娃娃过来看望梁婧,看着坐在娘亲怀里探头探脑的小宝宝,梁婧只觉得血缘真的好神奇,这个孩子半分没有继承沈娘子的美貌,反倒和沈师爷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

只能感叹,沈师爷的基因过于强大。

两人叙旧片刻,梁婧才把自己的难题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