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页

梁母如今几乎都住在小吃店,偶尔帮忙打打下手,一家人只留着梁父在清河村照看几亩土地,收租的钱也被梁母捏在手里,只偶尔回家一趟给梁父留点银子当生活费。

梁父这个秀才来的有些心亏,加上年龄大受过上回的审讯觉得自己侥幸逃过一劫后,回到家便老老实实龟缩起来,除非必要也就是躲在房里看看书写写文章,再也不想科举的事情。

梁母撒手就走,他无奈之下反倒学会了自己做饭洗衣,日子久了倒是还能照顾好自己。

梁婧见梁母一脸欲言又止的模样,便知道她是觉得小厨房里人太多了,不好说私己话。她便洗了洗手,连袖子都还没来得及放下,就被梁母拖回了西厢房里。

见房门都被关得严严实实,梁母才拉着梁婧坐下道:“你这会进京,东西可都准备妥当了?”

梁婧想了想,衣裳首饰鞋袜,还有路上吃的用的,数了数都没漏下后才道:“都准备妥当了,娘不用担心,即便是路上有缺的,在驿站也能买到大部分。”

梁母摇摇头,道:“娘不是说那些,我问的是你要见到柴家人的话,是否一切都准备妥当?”

没想到梁母说的会是这个。

因为柴子瑜这回进京还是以县官的身份,故此他并不打算回柴府,他自己在京城里有一所小宅子,虽然离皇宫有些远,不过考虑到他们应该不会待太久,就定下了。

所以,梁婧估计见不到多少柴家人,毕竟皇帝只宣召了柴子瑜,而她一个普普通通的厨娘,也只能老老实实呆在他的宅子里做饭。

不过,指不定柴夫人会见她一面。

柴子瑜虽然没有明说,但梁婧还是隐隐有所感觉。

故此,她笑了笑,对着梁母道:“娘,此次进京是圣上的寿辰,是关于大人的政绩和仕途,这等儿女私事只能暂放一边。”

她说的是事实,只是对于梁母这种平民百姓来说,更关心的反而还是自家的事情。

“话虽如此,可谁能肯定柴家人不会找机会和你们见上一面。你还是听娘的,把东西都准备好。”梁母说完,趁着梁婧还没回应前,就站起来望了望四周,“你的行李都放哪里?”

梁婧正要告诉她,梁母已经眼前一亮,朝着那矮凳上放着的箱子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