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浔道:“若是你问,我也就不答了。”他略顿了顿,“我买了杨家宅院,去杨车骑府里,不过是把余下的钱财送去两清。”
他没有多说,本也没打算站队,也没必要事无巨细说来,倒让人觉着他急着表忠心。
兰豫闻言,把手里的锦盒递到他面前,指腹一用力,露出一张房契来:“太子殿下让我送来的,位置在城东,比杨家的宅院还大一倍。”
“你替我谢过殿下,不过宅院也不必了,杨家那处正好。”崔浔反手扣上锦盒,哪头好意都不想承,“还是住得近些好。你大可让殿下放心,我还是那句话,崔家只为天子臣,司其职,没有别的心思。”
两人并肩行了一段路,及至人声渐低处,兰豫这才接着他的话说下去:“殿下若是不放心,今日来的就不是我了。殿下不知内情,所以才让我送来,你自己有主意,我也不多说什么。做纯臣有纯臣的好处,太子仁厚,不过难保杨家会有什么手段,譬如昨夜。殿下也算是让我提点你两句,自己小心,别被人当刀子用了。”
崔浔知道他的意思,没有反驳,只是点点头,算是应承了这番话。
“对了,你那位同乡如何了?打听到夫家了么?”
兰豫转了话题,拿同乡两个字来揶揄。
崔浔眉间一扫阴霾,嘴角笑意压制不住,颇有些得意道:“你这回可是说错了,她没有嫁人,那时候是因故离乡。”
兰豫偏头看他:“所以你那时回去蜀中,是有人传错了话。啧,如今可得意了,不过别怪我扫你兴致。没有许配人家又如何?她肯与你重修旧好了么?你能成她心心念念的那个人么?崔逐舟,高兴得早了些吧。”
不如何,不肯,未必。
若非还有求于兰豫,只怕早已一棍子落下,让他尽说些扫兴的话。
“你倒是说到点子上了。”崔浔顺着往下说,“我记得永昌公主和你闹脾气,总过不了三日,特意前来请教兰大人。”
他特意顿下脚步,朝着兰豫拱手,一副静候指教的模样。
兰豫跟着停下:“苕苕与我,同你的情形怕是不大一样吧。”念及发妻小字,他神情一时温柔下来,“不过你倒是可以试试。事事哄着顺着,也要让她明白心意,譬如你四下打点隐朝庵的事,大可不动声色透露出去。对了,必要时候用些手段,倒是让她心疼你几分,哪里还有什么隔夜仇。”
“不过,不可闹得太过,免得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