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页

大明小官人 青田先生 1023 字 2024-01-13

当然,赵员外是何等人物?之所以会这般“乖巧”应对,也不过是一种暂时性的伪装罢了。

他早就在心中暗暗发过誓,只要自己能够脱罪,出了这县衙后,必将让这些曾经凌虐过自己的痞子为此付出代价,让他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事实上,明初的粮长权势还是很大的,特别是洪武一朝,他们几乎可以享受与秀才一样的待遇,见官不跪,不得刑求等等。

只不过,这些特权都不在朝廷明文规定的条例中,全因当今天子重视粮长,而粮长又关乎朝廷赋税,地方官才不敢轻易得罪罢了------毕竟,这年头的粮长运粮入京时,是能得蒙天子召见的,搞不好哪次让皇帝给看中,直接就能入仕为官了。

粮长制,是一种“以良民治良民”的收税手段。

这位穷苦人家出身的草根皇帝,亲眼目睹了每每收税时节,贪官污吏下乡逼索,害得老百姓倾家荡产的景象------这也是他素来痛恨官僚贪污腐败的最根本原因。

所以在打下江山,成功坐上龙庭后,他就别出心裁的设计出了这么一套民间自治的收解制度,全程皆由各区粮长负责,不允许地方上的官吏插手------

粮长不得用刑,其实也只是一般而言,顶多算是官场上的一种潜规则。哪位地方官真要动起真格来,也仍然是有权对粮长动刑的,就是没人愿意犯下这众怒而已------王知县则完全是个例外。

不过再怎么例外,他都还是不敢轻易对赵粮长用刑的,因为对方可不单只有粮长这么一重身份。这姓赵的,还是当朝颖国公的远亲------关系特别远的那种。

不用刑就不用吧,让这姓赵的吃些苦头还是没问题的,反正这种事情也轮不到他这位县老爷来关心,先生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前提是不要玩得太过火,否则他这一县之长也兜不住------

钱塘县衙其实不小,单是大门进去的头一进院就宽大无比,甬道两旁留有一大块空地,并整整齐齐地栽有两排树木,树木后边,则是互相之间紧紧挨着的膳馆,监狱,三班值房,寅宾馆,土地祠等各类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