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页

大明小官人 青田先生 1091 字 2024-01-13

而赵家要么会自乱阵脚,让李谦一举攻破,要么也只能是选择静观其变,严密关注事态发展。

如若他们选择前者,那么李谦再出手时自然就会更加轻松省力些;真要是后者也没关系,因为李谦使得这一手本就不是什么阴谋诡计,而是堂堂正正的阳谋。

阳谋不同于阴谋,更为准确的说,阳谋其实要比阴谋更加高明。因为阴谋往往存在破绽,一旦被对手识破就会失效,毕竟没人会傻到明知有诈还主动往里钻。

阳谋则不然,它是通过一种光明正大的手段来达到目的的,通常没有破绽可寻。

简单点来说,就是我出了招,无论你怎么接,都依然无法摆脱困境。这一点,历史上早已得到过无数次的证明,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汉武帝的推恩令了。

当然了,李谦这一手其实也没什么新奇的地方。至少在他看来,这无非是市井争斗中惯用的一种小手段而已,终究上不得什么大台面。如果不是赵家父子背后有个傅家在撑腰,他都不屑于去使用这样的小小伎俩。

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何须如此费心思量的算计?更多时候拼的是实力,是背景,是后台!仅此而已。

假设赵家没有颖国公府做后盾,李谦翻手就能灭了他。同理,若是李谦没有这么多重身份的庇护,赵家一样可以轻易干掉他------

归根结底,这才是核心问题所在,谋略只是锦上添花。

在一切强大的实力面前,所有的阴谋诡计都是纸老虎。而阳谋,最终拼的还是双方的实力。

坦白说,赵家在京城有颖国公府这样的靠山,确实是足以在家乡横着走了,也没几个人愿意去得罪他们。

但李谦这回还真就打算捋一捋虎须,因为据他所知,在原先的历史上,这位洪武年间的勋贵,淮西二十四将之一,曾七战七胜、为大明朝立下过赫赫功劳的开国将领,似乎是继蓝玉之后栽的跟头,遭到了朱元璋的猜忌------也就是说,这一家其实风光不了几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