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页

大明小官人 青田先生 1357 字 2022-10-17

换言之,此人前来接近自己,定然怀着某种特殊的目的。

只是沈天佑毕竟算是帮了自己一次,如今还当面点破了自己的身份,感谢的话还是要说的。李谦只好回过身来,向他拱手道谢。

“今日沈公子仗义执言,仲卿感激不尽------”

“诶,李公子何须客气,在下也只是看不惯他们肆意诋毁,辱人清白罢了------”沈天佑摆了摆手,又是在李谦面前自报了家门后,才向李谦介绍起了自己身旁的好友:“这是杨清,在下的知交好友,仁和县杨掌柜家的大公子。”

李谦暗道一句果然没错,这杨清也是个富家公子哥。其实早在方才,第一眼见到眼前这二人后,他就能猜出个大概来。

鲜衣怒马的沈天佑自不必说,肯定家世不凡,而杨清的一身衣裳,看上去就较为普通了一些。可他腰间那枚精工雕琢的旧玉饰物,以及手中的那把洒金折扇,都不是寻常人家的随身佩戴之物。

而像杨清这般财不外露的年轻公子哥,要么就是刻意隐瞒身份,要么就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了。由此可以断定,此人是个商贾子弟,毕竟低调的年轻人是不多的。

为什么说是迫不得已呢?

因为管天管地,管天下臣民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的太平洋警察朱元璋,曾经出台过一个令人无比蛋疼的规定,商贾人家只能穿绢布,不许服绸纱------导致的结果就是,老百姓穿不起绫罗绸缎、锦衣华服,腰缠万贯的富商巨贾有钱却不敢穿。

不过说实话,商贾之家,穿绸缎的还是挺多的。

很多人经商不用自己的名义,经手商贾之事的人选通常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远亲,也有少数人用的是心腹手下。而像杨家这样挂了名的商贾,就只能躲在自家里偷偷的穿了------

沈天佑的来头可就大得多了,不单是方才小店里的那帮文人,就是李谦都知道,此人乃是当场兵部尚书沈溍之子!

沈溍是洪武十八年的进士,六年前高中后便在京为官,后来还把自己的妻小都给接去了金陵。本来是打算等儿子再年长些后,便让其进入国子监读书的,后来家中年迈的父亲生了场大病,他才遣了儿子回乡,为自己尽一份孝道。

自此,沈天佑便一直都居住在杭州,还透过他自己的努力考中了秀才。

李谦还知道的是,沈家和林家是亲戚关系,两家之间有些来往,关系也比较亲近。也就是说,这个官宦公子,很可能受了林家人的托付而来。

不过想归想,他也没打算点破这一层关系,谦逊有礼地应答着,脸上始终保持着温文尔雅的笑容。

三人年龄相仿,说起话来也没有太多拘束,显得随意而自然。相互介绍认识过后,沈天佑便趁机邀请道:“在下与李兄一见如故,心中对李兄之才更是敬仰万分,不知可有闲暇,到前方的状元楼小坐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