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页

大明小官人 青田先生 1189 字 2022-10-17

------

------

正如赵鹏所想的那样,造谣中伤只是李谦给他上的一道开胃小菜,真正的杀招还在后头。

如今的情景,与当日他们赵家泼李谦污水何其相似?反正不管最后结果如何,当事人的名声基本上是要臭了。

不同的是,李谦当时凭着一股子高风亮节,硬是将臭名转化为美名,反而因此收获了个善人的名声,倒也算是因祸得福。

李谦惯用的老套路是打草惊蛇,屡试不爽的一招。

如此行事,也的的确确是存着那么几分乱其阵脚,继而迫使赵家父子主动露出破绽的心思,不过那并非重点。

事实上,他这回采用的是阳谋。第一步先投石问路,光明正大地亮开了架势,明摆着就是要告诉赵家——

我现在出手对付你了,接招吧!

而赵家要么会自乱阵脚,让李谦一举攻破,要么也只能是选择静观其变,严密关注事态发展。

如若他们选择前者,那么李谦再出手时自然就会更加轻松省力些;真要是后者也没关系,因为李谦使得这一手本就不是什么阴谋诡计,而是堂堂正正的阳谋。

阳谋不同于阴谋,更为准确的说,阳谋其实要比阴谋更加高明。因为阴谋往往存在破绽,一旦被对手识破就会失效,毕竟没人会傻到明知有诈还主动往里钻。

阳谋则不然,它是通过一种光明正大的手段来达到目的的,通常没有破绽可寻。

简单点来说,就是我出了招,无论你怎么接,都依然无法摆脱困境。这一点,历史上早已得到过无数次的证明,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汉武帝的推恩令了。

当然了,李谦这一手其实也没什么新奇的地方。至少在他看来,这无非是市井争斗中惯用的一种小手段而已,终究上不得什么大台面。如果不是赵家父子背后有个傅家在撑腰,他都不屑于去使用这样的小小伎俩。

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何须如此费心思量的算计?更多时候拼的是实力,是背景,是后台!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