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旗帜鲜明地站出来声援赵家,要么改旗易帜投靠李谦,否则无论哪一方抽出手来,自己都会面临灭顶之灾。
如今的局势已经逐渐明朗,是人都能看出,赵家已然落入了无法自救的颓势,怕是等到赵粮长从京师赶回来时,赵家已经没了,在码头迎接他的很可能会是办案的官差------
因此经过反复思量后,苏赫选择了后者,毅然决定倒向李谦这一边。
树倒猢狲散,倒戈的可不仅仅是一个苏家。当赵鹏功名被革的消息传开后,钱塘县衙再一次开堂问案时,各级衙门破天荒的保持了缄默,不再过问案情的进展。
李谦的目的已然达到,但事情远未就此结束,单凭一桩掳人的案子,也是不足以扳倒赵家的。
不过一口吃不成个大胖子,计划总得一步步的实施,眼下最紧要的,自然是坐实赵鹏的这一项罪名,至于往后------赵家这些年来勾结官府,做下的违法乱纪之事本就多不胜数,虽然他们掩盖得极好,但想要揪出一两件来也不会太难,只是当下的时机还不成熟而已。
事实上,苏赫的弃暗投明完全出乎他的意料,那根本就不是此前计划中的一环------李谦倒也乐得搂草打兔子,顺手将他拉上了贼船,以便能知晓更多赵家曾经做下的龌龊事。
有了苏赫提供的情报,再想要翻出赵家屁股底下的烂账,自然也要比原先更容易些。不过这人的可利用价值也不算太大,知道的核心机密不多,毕竟与他关系亲密的人是小赵,而非老赵。
不出意外,当李谦破除了外界存在的种种干扰因素后,王知县办起案子来也相当的得心应手,进展得异常顺利。
当天下午,李谦就得了消息,堂审结束后,赵鹏因罪入狱,被县衙收押了。当然这人也是十分之嘴硬,三木之下才堪堪松口,承认那些凶徒确实是受雇于他,才掳劫了李家的那对丫鬟。
折腾了这么些时日,赵鹏总算是招认了自己的罪行,不过隐患仍然存在。通常在这种情况下,透过刑讯逼供得到的犯人口供是非常不牢靠的,一旦将来出现变故,有外力介入,案犯就极有可能反咬一口,推翻先前的所有供词------
如此一来,反倒像是李谦在给自己挖坑了。但这也是纯属无奈之举,赵鹏只要一天不入狱,后续的计划就难以展开分毫,因为慑于赵家的权势,压根就没人敢站出来指认他们之前所犯下的种种罪行。
唯有造势,营造出一股赵家日落西山的假象,才能引出更多喜欢落井下石的人,以及那些真正受过他们欺凌的苦主。
事实证明,这样的手段也是行之有效的。当李谦将赵鹏一手打入大牢后,终于使得不少人开始相信,他有能力扳倒赵家这么个庞然大物了。
然而,一个赵家的倒台,也关乎着不少人的身家性命。
在这之间,谁都不敢保证自己就一定不会受到牵连,那些与之勾结不深的,有心想保赵家,却又担心一脚陷入泥潭,无法抽身,所以才会出现这一集体沉默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