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页

同剧演员背熟台词之余,额外背好时奕然的,说不定什么时候时奕然就忘了台词,用“一二三四二二三四”代替,他们反应几秒就得重拍,耗不起时间,无奈之下能者多劳迁就这位“组宠”。幕后工作者配音演员照样被波及,采访避开时奕然相关话题,否则提起口型相关就会被攻击——何苦呢,平时配配纸片人,圈子环境好顺势能带来新粉丝,没必要去抓娱乐圈的烫手山芋。

眼前两人从外形到气场都十分契合,简直是一对璧人,亲密的氛围任何人都无法介入,尽管没有亲密的肢体接触。秋季的阳光威力不减,极为刺眼颇似夏季的余孽,周遭被焦躁的空气包围,时奕然眼中的他们越发刺眼。

等时奕然缓过神,导演已经喊卡,示意他去监视器旁看回放。

“这个表情很好。”导演该批评就批评,做得好也会表扬,适度鼓励调动演员积极性,不然演员情绪不好会谋杀更多胶片。

监视器里的时奕然眼神含着阴狠和嫉妒,还透出一丝不甘,连他自己都吓了一跳。他反应这么大,不是以前会有的,也是第一次,他发现自己竟然会有如此恐怖的时候,这是意难平吗?

电影开机,沈鸢和季辰霄又没什么需要营销和制造热度的新闻,沈鸢的助理程巍作为导演的忠实影迷,自掏腰包经剧组许可成了跟组的一员,带着设备拍摄vlog作为宣传花絮。他扬长避短,几乎不会拍进去演技不行ng的镜头,选择笑场等有意思的部分,在他的标准下,时奕然的镜头少之又少。

公布演员时大众不乏质疑,一个媒体和业内点名或不点名,明示或暗示不敬业且有炒作过度营销历史的演员能拿到大制作的国民级小说改编电影的角色。作者采访放出,大家一看他的角色人设,似乎也能理解拿到角色的原因,反而激起了大众的好奇心,带了一波讨论度。

除了常年跑龙套的群演,能演到配角的演员,哪怕是花瓶也会或多或少带着些灵气,有的人灵气在戏外的消遣中消耗殆尽,有的人灵气在作品里展现得淋漓尽致,锦上添花。演员的水平还有一项因素,那就是导演和合作演员,这就和家长会为孩子选择好的学校和老师是一个道理。时奕然经过导演的训导,达不到其他演员的水平,也能算差强人意,好歹从胶片杀手到绝大部分时间不拖后腿。

到了时奕然和季辰霄的一场对手戏,两人先对峙再开打,这场打戏对时奕然难度不高,他不用吊威亚,持鞭攻击季辰霄,季辰霄再躲开。

季辰霄头一次吊威亚,简单适应了几次效果就已经达到导演预期,动作流畅而飘逸。

开拍前,导演让时奕然先使几次鞭子看看,时奕然很明显的手生令导演并不是很满意,让他只做表情又有所欠缺。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手上不是没劲,是表现压根不行。

剧组替身演员不多,除了主角师父由于演员年龄,部分打戏必须替身演员拍摄之外,其他演员包括小演员都亲自上阵完成,当然还是有几位替身演员在组,在演员身体状态不佳的情况下补上打戏。

在导演决定派替身参与拍摄前,季辰霄提议:“导演,我给他讲讲戏,讲完马上就拍。”他和摄影师简单沟通,经导演和副导演同意,一切准备就绪随时准备开拍。

沈鸢探班那天,时奕然瞬间的神情被季辰霄看在眼里。时奕然这种“演员”的薛定谔式演技,在特定情况下才能激发出来,话糙理不糙的说,就像拉磨的驴,总得被抽几下刺激到才有那个劲。

尤其这场需要狠劲的戏,一直不过的话对双方体力都是消耗,影响拍摄效率。季辰霄想了一招,他走近时奕然,预留一段距离,用只有他们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对时奕然说:“我没别的意思,也不是好为人师,单纯想谢谢你。”

“你什么意思?”时奕然握紧鞭子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