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速三千,每天更一万字的话,一天也就需要写三个小时,”沈鸢有系统,相当于用意念码字,就报低了速度,“总不能一整天都在工作吧?所以做点小事也没什么。”
“嗯。”楚映点点头。
第二天早上,沈鸢开车送楚映上学。
“我走了。”楚映打开车门。
“嗯,晚上见。”沈鸢对楚映挥挥手。
“嗯,再见。”楚映走下车,刚好遇到他的同学。
b国教育业发达,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很高。和法定婚龄有关,b国满十八岁就可以订婚和结婚,所以部分已经达到婚龄的学生会在高中时举办婚礼。b国的法律也针对这点进行补充,为减少婚后放弃接受高等教育的公民比例,b国还会对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家庭给予补贴。
楚映的同学见惯了他骑着破自行车上学,第一次见有人开车送他,自然把沈鸢视作楚映的男朋友,还认为谈恋爱对楚映来说是好事——可以拿到补贴,生活会比现在好很多。
“楚映,送你上学的是你男朋友吗?”一个同学问。
楚映否认道:“不是。”
同学还有些遗憾,拉着楚映一起走进学校。
温家向来重视教育,每年都出资捐献校舍,作为故乡的c市更是温家重点投资的对象,每年都会接收到注资,比如楚映就读的高中,就是接受过温家捐助的学校中的一所。沈鸢来学校前派人联系校方,所有学生进入学校后,校长到校门口迎接沈鸢。
“我今天来是为了见楚映的班主任。”校长办公室里,沈鸢说。
当初还是校长和其他学校的校长一起竞争,向楚映提出各种条件试图挖他到本校就读,楚映最终选择了这里。沈鸢提到班主任,校长紧张地询问道:“班主任?是不是班主任工作出现了失误?我立刻把他换掉!”
沈鸢解释道:“不,我要问一下楚映在学校的情况。”
随即楚映的班主任被请到会议室,沈鸢和班主任进行了简单的交流,留下了班主任的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