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鱼台易守难攻,死守完全可以维系,可是祝鹤回曾经的一番话话打动了他——
“以谭兄武艺修为,实不必拘守在这一片山头,如今正是国家用人之时,你何不从戎?趁此机会到更广阔的天地,好施展所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若守飞鱼台,你所庇护的不过几千人民;他日你若是上了战场,带兵卫国,守的则是万千黎民百姓,实乃不可同日而语。
“你若是放不下你义父交给你的重担,我有一计,可保你无后顾之忧,即便你求取功名不成,照样可以回来接管你的飞鱼台。……”
谭临沧是一个有志气的人,却只因碍于特殊身份和义父临终所托而一直守山为匪。
如今,官府承诺送飞鱼台一个正规的码头,任由他们在法治范围内自主经营的同时,祝鹤回还承诺,只要他愿意,后必将他举荐给兵部尚书。
面对良机,识时务者为俊杰,谭临沧心中早已有决断,口头上却一直在试探祝鹤回的诚意。
事情能有如今的局面,是因为祝鹤回早有筹谋,一到帘州之后,他便全方位地研究谭临沧,极尽可能地将他的一切都了解得无比透彻。
然后他颇费苦心地为他寻回传家之宝,相赠收买对方的情感只是第一步;尔后又以利好飞鱼台山民的码头诱惑他;最后再根据他的性格,给他实现个人抱负的大好机会。
祝鹤回步步为营,终换得了谭临沧平心静气地坐下来与官府和谈。
双方从二月开始周旋,直到三月,事情渐渐地有了眉目。
尔后,祝鹤回又派人散播谈判消息,为双方达成意见一致造势。
包括小糯在内的大多帘州城中百姓多已听闻此事……
小糯说完,孟稻儿道:“待我写封信,你们替我找人送去,阿今妹妹她们能不能来,就看我们之间的缘分了。”
当日,信便写好送去。
隔日,孟稻儿便收到了从飞鱼台送来的回信,那字迹遒劲有力,一看就不是姑娘家写的字,不过口吻确实出自阿今:“谢谢孟姐姐相邀,我已经问得父母和谭大哥的同意,三月八日午时,我和我姐姐必定赴邀,到时,我姐妹若有打搅,望姐姐多多担待。阿今妹妹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