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页

娱乐圈毒奶影后 釉梓 1047 字 2022-10-17

而想要演好这个结局,对蔡寿祺弹劾奕欣这件事就要有深入表象之外的研究。

吴思彤拿到的试镜剧本上是有这一段的,她当然也做过功课。

历史上,蔡寿祺弹劾奕欣的四条罪名——贪墨、骄盈、揽权、徇私,但是蔡寿祺是一个小人,这些罪名根本就是他听说的。

这个时候的恭亲王在朝中几乎没有政敌,非常的膨胀,开始对慈禧太后不放在眼里,甚至觉得慈禧不能拿他怎么样,朝中大小事务全都要靠他来处理,慈禧需要他自然不能拿他怎么样。

恭亲王处理各国事务的同时和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这些汉臣走的比较近,如果恭亲王异军突起,局面不好收拾,这让慈禧感觉“害怕”,就开始对恭亲王进行打压。

所以慈禧用这个莫须有的罪名下旨决定革去恭亲王一切差使,不准干预公事。

不过慈禧错误的估计了了奕欣的能量。

面对汹涌而来的明发上谕,惇亲王奕誴、文祥、宝鋆等军机大臣迅速聚拢到恭王府,商量对策。

一番商议后,惇亲王奕誴以他一贯的彪悍作风,率先发声,力挺自己的六弟奕欣。

众人为惇亲王奕誴准备了一道甚是硬朗的声援短折——议政王自议政以来,办理事务未闻有昭著劣迹,唯召对时语言词气之间,诸多不检,但终非臣民所共闻;蔡寿祺所奏,亦不过是捕风捉影,若因此罢斥,恐传闻于外,议论纷然,于用人行政,殊多窒碍。

见有众人力挺,奕欣渐渐找回了昔日的睿智和底气,他只在这道短折上加了一个字,分量立刻就沉了不少。

他将“恐传闻于外”加改成“恐传闻于中外”。

言下之意,本王主政以来,颇受各国洋人赞许,动我,当心各国洋人不答应。

惇亲王奕誴的这道声援短折一上,慈禧果然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见一举扳倒奕欣的时机尚不成熟,她稍退一步。

当天,慈禧召见王公大臣和内阁官员,并口传懿旨。这道懿旨的内容又是什么呢?让人难以揣摩的是,慈禧竟传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