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奏折中,出现很多官员的名讳,还有些名字十分陌生,杜尘澜并未听过。细看之后,其中所述盐商、盐官皆与查氏有勾结,尤其是淮北府的知府,贪赃枉法,盘剥百姓。
但最主要弹劾的,还是查永安。
然而,让杜尘澜奇怪的是,此事不应该先向祝有量禀报吗?为何越级上奏?
等看到最后一封奏折之时,他才恍然大悟。最后一封奏折虽未明指,但已经十分隐晦地提出,怀疑祝有量要与查氏勾结,有了异心。
这五封内容没有大的差异,只是摄政王和幕后之人没到手,却叫周夷的细作捷足先登了。这么一来,于筹到底是谁杀的,就有些说不准了。
之后于筹投靠了摄政王,那最后一封奏折所述内容,便能猜出个大概来,必然是弹劾祝有量的。毕竟已经是敌对派系,且之前于筹也有心要弹劾,自然不会放过。
“那便在此谢过了,这对朝廷来说,十分重要。”杜尘澜将奏折塞入了袖中,而后好整以暇地看向纱帘之后的人。
此人闻言却是并不生气,而是轻笑道:“杜大人不必言谢,只需大人遵守承诺即可。只要大人去淮南府之后,除去祝有量,将其手中一份名单夺来。”
杜尘澜顿时气笑了,他在心中思忖到底谁走漏了风声,他刚和皇上谈论此事,此人便得知他要去淮南府之事。
“你们为何不自己动手呢?不是更有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