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接着又道:“师兄在这书肆中接了抄书的活,刚才童掌柜便是先问我书抄完了没!”
“抄书?”杜尘澜双目攸地一亮,他倒是给忘了,他现在一个月就一两半钱银子的月钱。日后买书花费可不少,平日里节省下来的这点,很快就会坐吃山空。
在还没找到好的营生之前,抄书倒是不失为一个好法子。只是一瞬,他的目光就暗淡下来。父亲会同意他抄书吗?
若是被人传到府上,怕是又要让三房为难。杜府三房的少爷竟然接了书肆抄书的活计,这传出去简直是一场笑话。
“是啊!只要字儿写得好就成。当然,抄书是不能出错了,否则还要赔本!师弟是头一次听说吧?”
“怎么还要赔本?”杜尘澜疑惑地瞪圆了眼,抄书还能有风险?
“自然!一本书要用多少纸,便给你多少纸。顶多给你多两张,算是给你犯错的机会。写错一个字儿,这一张就废了。可想而知,抄书时得全神贯注,心无旁骛才成!且若是写得看不过眼,童掌柜可是不要的。我刚开始接这活计的时候,确实赔了,那些抄录的纸张可比咱们练字用的白棉纸贵了不少。”
想起这些,吴秋香便叹了一口气,他的字儿写得其实算不得多好,但胜在整洁,结构分明。只是这么一来,掌柜的给的价钱便不会太高了。
第三十章 《古文游学》
“那师兄抄一本书得多少钱啊?”杜尘澜觉得一本书怎么也得卖到几十到几百个铜板,不知抄书能给多少。
“每位来抄书的学子给的价钱不一样,得看字儿的好坏,布局结构如何。更要看书面是否整洁,最重要的是一本书有多少张。师兄我抄了也没多久,只抄过启蒙书,一本能得八文!”吴秋香叹了一声,他这其实也不算少了,但比起那些字儿写得好且快的来说,那就不值一提了。
“师兄抄一本启蒙书要多久?”杜尘澜对抄书很是心动,若是一天能抄一本,一本八文的话,一个月就能得二百四十文。少是少了点儿,但等熟练了之后,一个月怎么也能抄到四五百文吧?
“除开每日进学和回去写字看书的时辰,得三四天才抄一本。毕竟咱们学子当以举业为重,这种活计只能是闲暇之余补贴己用。再者我回去还得为家中做些活计,也不是每日都有空闲。”
吴秋香家中并不富裕,他爹娘能将他送去私塾读书,还是受了他舅舅的影响。母亲因为舅舅是读书人,知道读书的好处,这才咬牙让他读了书。
因他读书,家中的日子便比之前拮据了不少。想起这些,吴秋香又叹了口气。他晚上舍不得用油灯,不然还能多抄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