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嫁给清河县知县的大姑奶奶相比,这位二姑奶奶的夫婿是没什么能让杜府上下交口称赞的。
当然,这都是因为二姑奶奶杜夏是个庶出,嫁人自然不可能比着大姑奶奶来。
杜夏是老爷子的老来女,姨娘早就已经病故了。夫婿是一名读书人,身份配杜夏倒是绰绰有余。
只可惜这位二姑爷家中是一贫如洗,而此人手无缚鸡之力,只知读书,不事农桑。
因此,杜夏与之成亲五年,便是将嫁妆都用得差不多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杜夏原本就是庶女,嫁妆能有多少?婆家还有两个小叔至今未娶,也是到了要说亲的时候。
小姑子倒是年岁小,不过女孩儿说亲早,也就是这两年了。两个小叔子又是个好吃懒做的,一大家子都靠着杜夏的嫁妆过日子,就是座金山,都要给搬空了。
近两年杜夏总是上门打秋风,刚开始杜老爷子看不过去,还常常接济。谁想杜夏后来隔上个把月就上门要银子,杜老爷子也怒了,便不肯再管。
老太太怕闹得太难看,每次都是用十两银子打发了。其实杜尘澜挺无语的,这十两银子,比打发那些偶尔上门打秋风的穷酸亲戚都少。
不过这位二姑奶奶常回来打秋风,府上也不可能一直接济。
杜尘澜来了这里这么久,除了在惜秋的口中听说过这位的事儿,倒是第一次碰上这位二姑奶奶上门。
“可有打听是为了何事?”杜尘澜觉得多半是为了银子,怕是又要哭诉家中穷得揭不开锅了。
“二姑奶奶先是去了延松院,向老太太请安后,开始哭诉家中没银子度日,连米都没了。老太太正巧今儿心情不顺畅,便将二姑奶奶数落了一顿。说她将嫁妆贴补婆家,如今没了嫁妆,又要来娘家打秋风,实在太惯着婆家人了。二姑奶奶见老太太不肯给,便开始撒泼,说当初若不是老太太将她说给那家穷酸户,她也不至于过得这般穷困潦倒。”
惜秋说起来兴致勃勃的,这段时日府上的是非都与三房有关。二姑奶奶这件事还是头一次与他们三房无关,三房成了吃瓜的闲杂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