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镜娇没说话,观澜顺着陈镜娇的肩头向楼下望去,看到几个高大的人将店门堵住,一楼的茶客也被统统赶了出去,为首的人面无表情地坐在木椅上看着她,显然是在观澜回来的下一秒就来了,此时已经等候多时了。
大理寺内的情形也不算好,寺卿接了圣旨便被赵公公等人看着,匆忙离开了大理寺,速度之快,甚至没来得及跟晁珩说一句话。
这群人好似一阵风,没有预兆的突然吹来,又迅速的离去。待众人离去后,晁珩没留任何时间,头也不回地往回走,“案牍都拿着,派人送给宋戚,从后门走。”
评事在一旁看着嫌弃这下属动作太慢,干脆把沉重的案牍抢到自己怀里,“我去送”说罢匆匆踏出门,没走几步,一抬头,就立住了。
晁珩看到评事停下地背影,蹙起了眉,也往外走,去看看发生了什么。
一踏出屋门,不知何时而来的人将院落团团围住,让评事无处可去。
然后在众人的视线中,一人悠闲地踱步而来,笑眯眯地冲着晁珩说:
“少卿,什么事这么着急?不知我可否有幸听听?”
第55章 伍拾伍 你心里有鬼吗?
此人是谁, 晁珩再熟悉不过了。
自他从洛阳调任回京城,稍遇阻力,而就是此人从中作梗, 废了晁父不少精力。
礼部侍郎常楷, 现在应该叫新大理寺寺卿了。
常楷幽幽的望向评事一眼,笑里藏刀, 评事心生恶寒, 不禁往后退了一步,没想到这个细微的动作入了常楷的眼,反而让他得寸进尺了。
“怎得这么害怕,莫不是心里有鬼?”常楷笑的阴森,评事见过许多脸上总挂着笑的人, 譬如温文尔雅的三王。
同样都是脸部肌肉的动作, 不同的人来做就是天壤之别。
常楷步步逼近,评事步步后退, 握着案牍的手紧了又紧, 却一脸坚毅,仿佛随时准备英勇就义。评事越是向后退便越没有底,好在只退了几步, 后背便被一只修长的手抵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