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乔年听了,很是愤怒。良久,他叹息道:“那她比我们还要可怜,我们父亲至少没想把我们卖给别人,那我以后要对她很好,经常去看看她。”
陈延年摇了摇头,苦笑着说:“不要跟差的比,跟好的比,我们父亲也没好到哪去。”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陈乔年,不打算再在他面前说父亲的不好,转了话题玩笑道:“你要是想对她好,那你过几年要娶她。”
“哥”陈乔年羞涩的高声喊了一句,气哼哼的撇过头去。
陈延年搭上陈乔年的肩膀,一把揽过他到自己身边,笑道:“好啦,咱们快回学校吧,你还小,娶媳妇的事要过两年再说。”
林墨书在柜台工作了两月之久,汪原放观察觉得林墨书工作业务能力灵活又细致,于是又将手头上一些编辑校对的活分给了林墨书。
每次交给她一件编辑们的稿子时,汪原放都会不厌其烦的反复叮嘱好几遍:“校对对于出版社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关乎图书的质量和名誉。”
林墨书从不觉得他烦,只默默听着他一遍又一遍的嘱托,反倒是芸芸有时在旁边听到了,会怼他说:“墨书校对过的稿子可比你好多了,编辑所的编辑们从没说过她,倒是你,经常被说。”
汪原放不好意思的摸着鼻尖,笑道:“所以嘛,我不是细心的人,我还是多多负责跑腿的事,比如催稿取稿啦,比如跑印刷厂啦。”
所谓校对,就是核对原稿的差错。校对属于编辑工作的一种,算是编辑中简单的一种,也算是最为繁琐的一种,准备的来说,校对是对编辑工作的补充。
像林墨书刚开始做,也只能做一些简单的细节工作,就是校对原稿上的错别字和一些存疑的地方,其余比较高级复杂的校对内容,比如像改正思想上科学上的不准确的提法或者词句等,还是会交给编辑所的编辑去做。
虽然有重复,不过,先把错别字和某些存疑的细微末节先行在原稿上标注出来,这对编辑们来说,也算是省去了一些功夫。
林墨书很喜欢这份工作,她觉得这比开,发,票整理图书有意思的多,能看作者未修改过未发表过的原稿,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她校对起来很是认真,反反复复校对很多遍后,才会将手里校对过的稿子再送去编辑所交给相应负责的编辑。
这期间,陈乔年只要一有空就会来寻她,或是在店里帮忙搬东西或是整理归类图书,或是陪她坐在柜台一起校对稿件。而陈延年很少来,即便是来了,也只是默默的整理图书去,很少讲话的。
听陈乔年说,陈延年每回和他在码头做完搬运完货物的工作后,还会去街头帮着黄包车夫一起拉拉车,也不要钱,就帮车夫一起拉活。
有一回芸芸在一旁听见了,就笑着问陈乔年:“你哥看起来不傻,怎么做事傻乎乎的,不要钱白干?”
陈乔年帮自家哥哥解释说:“我哥这是在学习无政府主义,和工人阶级实现互助的关系。”
芸芸不懂什么是无政府主义,她就问林墨书:“墨书,你知道什么是无政府主义吗?”
林墨书以前在溆浦学堂教书时,听别人提过无政府主义五个字,但具体什么是无政府主义,她也搞不懂,她只好摇了摇头告诉芸芸:“我也不知道”
芸芸笑着说:“不知道才好,不知道才不会昏了头去跟着搞什么主义。这乱世道,我们这些穷苦人能平安活着,有地住有口饭吃就很不错了,还是不要乱搞什么主义,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