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世炎是北京高等师范附中的学生,和北京女子师范学校的陶玄、陶觉之前在两校交流活动的时候结识,陶玄和陶觉是他的学姐,他自然会帮这个忙。
经过赵世炎的传达,陈仲甫和李守常、胡适之、蔡元培商议过后一致表决通过了陶玄的提议,同意让陶觉陶玄姐妹俩加入第二组。尤其是蔡元培说,北京大学明天初春就要开始招收女学生,不如现在就从工读互助团做个试验,宣扬男女学生共事,进而在群众心里打下认同以后高校男女同校的思想基础。
陶玄、陶觉姐妹俩参与工读互助团的消息在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传开,不到一天时间里,闻风赶来报名的女学生人数猛增。只好又单独为女学生们开设了第三组,就设在北京女子师范学校附近的东安门北河沿17号,又称“女子工读互助团”。
但陶玄、陶觉姐妹俩作为实验对象,仍然留在第二组和男同学们在一起。
另外,后来还增添了另外两名社会女青年易群先和孟慧,一起作为实验对象。听何孟雄说,她们是自己找上门来报名,要参与工读互助团实现思想自由、生活独立。
十一个成员确定下来之后,他们开了个会,他们这个小组要做什么?待成员们一一各自发表了意见之后,最后通过投票选定何孟雄提议的开办俭洁食堂,至于开办经费,由《新青年》编委以及他们自己共同筹钱创办。
高君曼道:“还有你这个既是做爹的又是做先生的,自己的儿子和学生们创办俭洁食堂也不知道去帮帮忙哦。”
陈仲甫眼神一晃,心虚的咳了咳:“有什么好去看的,这点事都做不好,还指望他们可以成什么大事吗?”
高君曼闷哼一声:“那明天清早他们的俭洁食堂正式营业,你去不去?”
陈仲甫摆首,信誓旦旦的说:“不去”又提醒高君曼道:“你也不许去,你得留在家里给我们做早饭。”
高君曼不高兴的撇撇嘴,转身回了厨房,一壁走一壁小声念道:“封建主义大家长”
高君曼喊住正欲出院门的林墨书:“墨书,你去哪?等会不和我一起去俭洁食堂给延年他们送饭去了吗?”
林墨书微微摇头:“曼姨,今天我就不同你去了,我现在要去请教周树人先生一些问题。”
“那你等等”高君曼拿着油纸包了几个馒头包子,走过来递给林墨书,叮嘱她说:“这几个馒头包子你拿给周树人先生吃,记得早去早回,路上注意安全。”
“知道了,曼姨。”林墨书点头应声,转身出了门。
林墨书到补树书屋时,周树人不在家,她估摸着周树人先生是去看牙了,于是,她就坐在院子里那棵槐树下一壁看着刘师培编写的《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一壁等着周树人回来。
大约过了很久,日落西沉,周树人才慢慢悠悠的踱步而归,手里怀揣着两本从琉璃厂淘回来的墓志。
天际处霞云红晕照在周树人骨瘦的人影上,倒也奇怪,反而更映衬的他风姿绰绰,并无孤寂之感。
林墨书低着头,望着自己的影子,再凝着周树人的影子,叹口气,抬起头:“先生,就连太阳都偏爱您,明明都快落山了,还要把你的影子照的这么好看。”
周树人鼻腔轻哼:“那是因为我心里有光,影子本就亮堂,阳光一照自然好看。”
林墨书咂咂嘴,嘴巴高高撅起,不高兴道:“先生,难道您不应该谦虚点吗?您应该说,墨书你的影子也好看,夸夸我才对。”
“该谦虚时才谦虚,不该谦虚时为什么要装的很谦虚?这样不对。”周树人弯下腰,浑身打量了一下林墨书几眼,又低头看了看林墨书脚边的影子,他站直身子,摇头摆首道:“恕我今天不能夸奖你,不然会违背我的良心,因为你今天实在太难看,愁容满面,背脊佝偻,影子活像个八十岁的小老太。”
真的这么难看吗?林墨书赶忙抹了抹自己的脸颊,冰冰凉,又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影子,还真像个小老太。
林墨书被彻底打击到了,她深深的耷拉着脑袋,很是无精打采。
“林墨书,你心里没光。”周树人觉察到林墨书今天神色不大对劲,他拍了拍林墨书的脑袋,轻声说道。
他在林墨书身边坐了下来,侧身望着她,看了一眼她手里拿着讲义问:“你在看刘师培的《中国中古文学史》?”
“嗯”林墨书点点头,她问,“先生也知道师培先生的这本讲义?”
周树人说:“看过,确实很好,唯有一点,就是错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