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皇帝冷声道:“大理寺已有近四十人。”
郭东乘:“但是对于此案大理寺真的很需要得力人手相助。”
皇帝:“大理寺的人不全都是查案能手了么?你还想要什么样的?”
郭东乘:“臣承认在此案上大理寺的人能力不足,所以想申请增加一些更有能力的人相助。”
皇帝微眯上眼,好一会儿才说:“你可有理想人选推荐?”
郭东乘:“实不相瞒,臣也想了很久,目前京城内似乎没有特别合适的,所以想请皇上从外地调派几位过来。”
皇帝便让范仲通取来一份各地官员的名单,一个个细细地看着、斟酌着。
这些分布在各地的官员确实各有长处,但遗憾的是极少是查案方面的能手。
皇帝扶额,一筹莫展。
静立在一旁许久的范仲通忽然开口道:“皇上,平王善断案,请他回京来协助查案如何?”
皇帝的表情大变,眉头也微皱起来,好一会儿才语气怪异地道:“他有他的藩地要镇守,且他离开京城已八年有余,对京城的情况想必已陌生,恐怕并非理想人选。”
第29章 传召平王速返京
平王上官瑜乃先皇上官修最小的弟弟,彰德皇帝与文熹皇后是他们共同的父母。当年,文熹皇后43岁才怀上的他,因此他跟先皇之间相差了整整25岁。
他出生时,他的哥哥上官修已娶妻生子,最大的孩子,也即今上上官定,当时已5岁。
5岁的上官定对于这个比自己小了5岁的小叔的出生感到颇为不爽,曾亲自跑去问文熹皇后为何要生这个小叔,理由是明明自己年纪比他大却还要叫他叔,这会让他多少感到尴尬。
文熹皇后自然不便跟一个小孩深讲这其中的因由,只温和地嘱咐上官定——既然他是你叔叔,你日后就得按照侄子对待叔叔的态度来对待他,哪怕你贵为太子,因为这也是国储该有的涵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