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帝捋着胡须点点头,“我儿所言极是。”环视殿上的百官,扫过沈谅时微眯了眼睛。
青铜灯在地上拉出斜长的影子,火光在大臣担忧的脸上摇曳鼓动着,渗出森寒之感。
他们仿佛预示到了帝国的噩运,退出议事殿的脚步比往常更加沉重。
腰带上的笏板还带着掌心的余温,赵君湲轻轻握了一下。
没有退路的退路,到底是生路,还是绝路,他自己也不知道。
第35章
沈谅在阶下纳履,身形瘦削单薄,肩背已经佝偻弯下,穿好鞋,他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拾起一盏灯,一步步挪下阶除。
这时候的他不再是忧国忧民孤立无援的沈相,只是一个暮年的可敬老者。
赵君湲上前握住他提着灯的手臂,放慢了步伐。
橘光在脚下慢移,借着微弱的光,沈谅看清了扶着他的年轻人。风雨不动,素来沉稳,朝会上一贯的简明扼要,却一针见血地指出症结。
不由地让他想起那位年轻太尉的处事风格,可惜时运不济,没能遇上惜才的贤明君王。
“明公分明也知道,为何不说?”赵君湲抚着纹理深刻的剑柄,眼中没有一点情绪转变。
沈谅笑了一下,“宋国公需要一条退路,我怎忍心堵死。”
赵君湲目光闪烁,泛起微不可见的波纹。他不怕别人识破他的城府算计,或者说,至今还没有可以让他失控的软肋,他根本无所畏惧。
沈谅驻足,马车就停在几步之遥,他把灯握得更紧了,低声道:“如果衡山王是你的退路,来日的你和此刻的你又有何分别?牝鸡司晨,外戚专权,梁室危如累卵,诸侯若相继反了,民间也会趁势揭竿而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乱相一生,也不论血统家世,谁赢了民心,百姓就尊他为王为皇。”
说到这里,他深深看了赵君湲一眼,“老朽这一程也就走到这了,而府君风华正茂,不是只有一条路可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