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九章 主动背锅

次日,一则流言开始在朝廷百官之间流传开来。

流言传说,皇帝陛下在听到了关于胡城之战的奏折后,似乎非常遗憾那支远征军的主帅,也就是五皇子裕王殿下率领的远征军兵力太少。

什么叫兵力太少?

但凡知道胡城之战始末的官员都清楚一件事,那就是以裕王殿下的那支不死之军表现出来的实力,远了不少,攻下高句丽是没有问题。

一只三万人的军队,居然就能攻陷一个国家,哪怕只是高句丽这等小国,也同样说明了不死之军的战力是多么的强悍。

可是,他们在震撼裕王殿下那支军队的实力超出常规太多时,皇帝陛下居然在遗憾那支军队的兵力数量不够。

皇帝陛下究竟想做什么?

莫非,裕王这看起来是擅自决定的远征之战,实际上是皇帝陛下在背后暗中示意和支持的?

由不得众人不怎么想。

老皇帝之所以在大离有如此重的威望,哪怕重病缠身也无人敢捋他的虎须,除了帝师是夏言那位传奇人物之外,其赫赫威名都是自己打出来的。

年轻的时候,老皇帝还未登基的时候,在夏言对付敌人高端战力的时候,那些普通人和后天超凡者组成的叛军,就是他亲自率军平定的。

虽然老皇帝已经卧榻五年,但众人可没有忘记其年轻时一身烈袍的英姿飒爽和雄姿勃发。

这位老皇帝本也是一个嗜战之人。

若非当时刚刚平定大离内乱,百废待兴,恐怕当时远征周边蛮夷的就是这位登基后越发修身养性的老皇帝了。

而除此之外,五王爷裕王殿下会被封为北疆的镇关大将军,也同样是属于老皇帝的手笔。

当时看起来不起眼的一封圣旨,若不是老皇帝在看到胡城之战的奏折后脱口而出的一句话,谁能想到背后居然还有别的用意。

于是,裕王一切不合理的行为都有了即为合理的解释。

皇帝便是这个国家的主人,只要他允许,那么在这个国家之内发生什么事情都是属于正常的。

朝廷百官敢对裕王下绊子使手段,但是却没有人敢去挑战老皇帝的权威。

在明白了自己很有可能撞上铁板之后,不少人都熄灭了出手算计裕王的一些心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