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送陛下。”
殷开山心中着急,走到萧瑀身边,小声问道:“萧尚书,怎么办?”
“我再去求求陛下。”萧瑀快步离开。
来到李渊的寝殿外,萧瑀对门外的内侍说:“请通传一声,我要求见陛下。”
“萧尚书请稍等。”
内侍去往殿内禀报,不一会儿,内侍出来,叫萧瑀进去。
“如果你是来给刘文静求情的话,那就回去吧。孤金口玉言,既然已经宣旨,就不会更改。”不等萧瑀开口,李渊就断了他的念想。
见李渊态度如此坚决,萧瑀改变了思路,对李渊说道:“陛下心意已定,臣不敢反对。
“只是臣恳求陛下,看在刘尚书多年的功勋上,饶恕刘尚书的罪过,留他一条性命,将死刑改为流放吧。”
李渊神情一顿。
萧瑀见状,继续劝说:“刘尚书好歹是开国功臣,他现在死了,其他的开国功臣定然会心寒,不如改为流放,方显陛下宽仁。
“刘尚书无官爵在身,又远离京师,无法危害江山社稷。”
萧瑀的话说得很隐晦,但李渊听懂了萧瑀的言外之意。
若是刘文静没有官爵,以戴罪之身流放边境,远离政治中枢,秦王的势力照样会因此削弱。
没了刘文静,秦王在朝堂上就蹦跶不起来,也无法与太子抗衡。
而且刘文静不死,也可安抚那些老臣,不然他们会以为这一出,是他在卸磨杀驴。
李渊动摇了:“孤再好好想想,你先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