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页

乔明渊也看见了这一行人,他略点头示意,继续审讯他手里的这件案子。

要说箕陵城这段时间为何突然大量有人写了状纸上来打官司,还跟先前箕陵城遇袭有关。多少人为了守城阵亡,县衙和军队赔偿了不少抚恤金,为了这笔抚恤金,才引来了许多官司。乔明渊已经审理了三四个,全是家里因为抚恤金的分配导致的矛盾。

眼下这个也是。

是做嫂子的将兄弟给告了,原因也简单,兄弟是家中老二,家里老大是城守军,这次守城阵亡,县衙给了五十两银子的抚恤金,另外还有一个县学读书的名额。

大哥膝下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均还年幼,他膝下两个儿子,皆是适龄学习的孩子。

先前因为做大哥的在城守军当兵,拿的钱全部给了家里,家中老父亲老母亲皆由大哥在养着,做兄弟的在箕陵工会做活,钱也不少,不过没说过要给二老养老的话,做兄嫂的吵过几次,后来见兄弟不肯,便也没再说。此次兄长阵亡,县衙给了抚恤金之后,做兄弟的上门讨要过一次,被老父老母骂退后又不死心,竟先一步将自己儿子顶了大哥儿子的名额,送了县学。

做兄弟的说,大哥的儿子年纪还小,县学那么好的机会,等大哥的儿子长大了再用太浪费,不如给了他的儿子。

嫂子气不过,到县学去说明情况,然而县学认的是抚恤凭证,凭证给做兄弟的偷了去,如今也没法更改。

此次嫂子告状,一告做兄弟的偷窃物品,二告兄弟不仁,不赡养老人,逼迫烈士遗孀和孩子,希望青天大老爷给她做主,还回儿子被偷走的入学机会。

到了公堂上,兄弟也在喊冤:“根本不是她说的那样,从前家贫没钱的时候,我爹娘跟兄嫂住,我每个月给二百钱。我也尽了赡养的责任的,至于入学的机会,我哥在的时候给我承诺过,将来要让孩子们一起上学,我哥的孩子才一岁,一岁的孩子能读什么书?我儿子今年六岁了,让我孩子去读书,有什么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