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页

“贡献给举人老爷是两成,交给朝廷是两成,贡献给举人还要担心田地被无良的举人吞了,交给朝廷田地却是自己名下,若是能如此改革,谁愿意将赖以生存的田地挂靠在旁人名下,农人迫不及待拿回自己的土地,何愁田税征收不了?”

“可如此一来,势必要得罪天下读书人。”慕青易很担心。

乔明渊道:“举人挂靠田地本也没错,有些是存了帮扶乡里的决心,这种能凝结一起的政策也有利于乡族管理。但一个举人阖家上下能有多少田地?五百亩的数目太大,等于给了举人们一个诱人的馅饼,法不责众,这时候再说利弊没有意义。”

“再则,读书人的志向理应在为国尽忠上,而不是为了谋好处利益,冲着好处来的,将来未必是个好官。朝廷为了以示褒奖,可以在考上功名后提高奖励档次。”

“既然取消投佃会得罪天下人,那改个数目还在能接受的范围吧?五百亩太多,二百亩还算合适,不行就一百亩,存个奖励念想也是一种路径,陛下觉得呢?”

天启帝能怎么觉得?

他自己不种地,不过听乔明渊说起来头头是道,他觉得很有道理。

有了先前军政改革的事情在前,天启帝知道自己该缓缓图之。

他摸着胡子考虑,倒是可以先将举人挂靠的事情放一放,削减数额这个事情不着急。让百姓都拿回自己挂靠在举人名下的田地,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推行新的田地税法,就像乔明渊说的,都交两成的话,百姓当然愿意田地挂在自己名下。

到那时候,就算给了举人五百亩的免税名额,想来也用不上。

要不上再说削减,阻力会大大减少。

天启帝觉得这计策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