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因为这个,明阳学馆一时名声大噪。
大家谢过了丁宝林,乔明渊和慕绾绾又特意去隆重的谢了卫轻轩。
对乔明渊来说,这次能考上,卫轻轩的点拨至关重要。一个久经官场的大儒传授的经验,比考场上那些规矩重要得多。
其实,这种教育的不公平性,在古代十分严重。
因大世家都掌握着教育的资源,平民学子要出头才显得艰难至极。像卫轻轩这样世家出身又在朝廷上打滚了几十年的,他最清楚什么样的文章最可能被录取。同时,越往上走,他越清楚哪个主考官什么德行,会出什么考题,更有甚者,他作为大儒,国子监的座师,曾经就主持过无数的科考,作为出题人之一,他太清楚他想要考察学生的什么。
这种资源,有钱也买不来啊!
因此,他肯教乔明渊,还真是乔明渊的福气和运气。
乔明渊自己经过这一次考试,心中更懂这个道理,所以这次去谢师,额外多磕了几个头。
卫轻轩知道他的意思,任由他磕了,才笑着说:“考中了秀才,磕头就免得,让你媳妇接我去住几天,我馋你媳妇烧的肉!”
他说罢,还舔了舔嘴,显然这段时间没去乔家吃饭是吃了个亏。
慕绾绾就很高兴:“老先生愿意在乔家住一辈子都成,走走走,我们今天买了好多菜,晚上回去了包饺子吃,鸣回,走啦!”
鸣回早已蹦蹦跳跳的上来牵了她的手,欢呼着往骡车上蹦去。
乔明渊回到下河村时,县城里报喜的人早就来过了。
那又是另一场热闹。
县城里在办座师礼时,送喜的人就敲锣打鼓的到了下河村。下河村就乔明渊和乔明鹤两兄弟下场科考,这场景,下河村的人在十几年前见过,那就是乔松平当年考上的时候,于是,报喜的人刚到村口,就有人飞奔着跑向了乔族长家:
“族长,县城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