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文章到底是好文章,真送上礼部,多半是开朝第一份,说不定要引起陛下的注意。若陛下读了这样一份为他歌功颂德的文章,结果主考官和一众考官竟觉得不能取,当今陛下会怎么想?会怎么看他们这一群考官?陛下会不会认为,这些文官对他心有不满?
臣对君王不满,君王能高兴?
天子一怒,他们谁都担不起!
连周明磊的脸色都变了。
且不说这份试卷去不去到陛下跟前,就这事儿传回京城都够大家伙儿丢脸的。
一份试卷,主副考官拿不定主意,下面的考官都吃屎了不成?一起出来监考阅卷本就是一体,弄得大家面上不好看,谁能过得去?被别人戳着脊梁骨骂他们无能时,谁有十张嘴都说不清,让他们出来办事的上面的人更不会再重用他们,前途全没了!
有什么好?什么好都没有!
于不同和方久思一条船:“我乃荐卷之人,就不用再写了,大人,此文我给了高荐,诸位大人也应当再好好读一读。”
他话语落下,学政沈林之也站了起来:“此文我给高评,方才就说过了。”
他提笔挥毫,很快写好了评语,贴在了试卷上。
乡试在洛平府考,洛平府的知府钱九岭自然也是谈家派系的人,见沈林之站了地字三号的队伍,他自然也要站。
他也写了高评。
其他考官虽说各有牵连,然而此时关乎自己头上的乌纱帽,谁还能昧着良心说这文章不好?连着副考官,一共十张评语,俱是给了这篇文章很高的评价,字字珠玑,全是夸赞——其实真要送到礼部去,这文章不夸都不成,不夸,就等于说文章说的都是假的,当今陛下算不上君子,他的朝政算不上清朗?
谁能跟天子对着干?
都不能!
周明磊拿到贴满了评语的文章,气得手都在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