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页

可惜,走到会试这一步,寻常子弟是极难出头的,比起官宦子弟来说,他们缺少平台,眼界不够,在策问上总显得不够得体,要么是锋芒太过,要么过于中庸,能让人拍案叫绝的见解,大多出自那些世家子弟的笔下,无他,见多则识广而已。

这是差距,无可否认的差距。

天启帝心里着急,每一次殿试他的要求都不多,只要能选出五个纯臣,对他来说就足够。实在不成,能培养三个也顶好。

不过面上这些都不能表露,天启帝的心思甚至不能让众臣觉察,否则他苦心选出来的人还没出头,就被这些权臣弄死了或弄废了。因此,他一贯都顺着这些权臣,然后自己暗戳戳的选中自己想要的人,将他们放在不太显眼的地方,慢慢立起来。

怀着这些心思,天启帝看这些贡士就像在市场买菜,挑挑拣拣的目光难免让人心生畏惧。

那些学子们感受到帝王的眼神,有人紧张有人兴奋,甚至还有人险些晕厥,不一而足。天启帝在心里暗暗骂烂泥扶不上墙,一边继续逡巡。

他瞧着面无表情,实则在心里一直默默的记他看好的几个人。

乔明渊这时候更扎眼了。

在大多数考生写了过半的文章时,他才开始提笔写字。

一开始写,他立即就投入了,全然没注意天启帝投过来的眼神。他的手很稳,俊朗容颜在一片考生中也很出众,瞧着还有些赏心悦目的感觉。

瞧着他写字的神态,天启帝来了兴致,竟好奇起来他在草稿纸上写的是什么。

又坐了片刻,天启帝忍不住了,起身往保和殿中走。

往次殿试天启帝也有巡视,因此他离座时,也没引起大家过多的诧异。天启帝很聪明,他没直接往乔明渊跟前凑,他从第一个座位开始,慢慢往后走,一边走一边看考生们写什么。这时候考生们更紧张了,有些人甚至已经开始出汗,握着笔的手抖啊抖的,天启帝见怪不怪,在每个考生身边略站片刻,就往前挪几步,又换一个人继续看看。

如此大半个时辰,才终于挪到乔明渊身边。

乔明渊左右的贡士皆比他年纪大很多,最右边的人恐已四十有余,觉察到天启帝站在自己跟前,他手一抖,在草稿纸上划出一条又粗又歪的线。

男人脸色登时煞白,悄悄瞄了一眼天启帝,帝王什么都没说,微微点了点头,转身看另一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