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三日,天启帝都是翻了乔明渊的红头牌,召唤他入宫去讲学。
此时已经到了二月二十五,还有三天就要开始新科会试,去年会试是出了问题的,今年的学子格外难伺候,还有三天开考,就有人传出会试题目泄了题、有人帮考生作弊的传言。其实经过去年那一桩科举舞弊案,今年会试是十分清明的,官员们都在自危,没谁敢在这时候跳出来搞事情,后来也证明了这事是谣传,是有人故意放出消息混淆视听,想乱了旁人心神出的下下之策,可惜恶劣影响还是有的。
朝廷这两天为了这事儿忙得又是查证又是贴榜澄清的,学子们的火气还有些旺盛,似乎不满意这结果。
天启帝为了这事儿也头疼。
乔明渊问他今日是否还是继续听《后汉书》,便见天启帝将奏章放下,看着他笑了笑,对他招了招手,示意他往前靠近一些:“今日不说书,乔爱卿,朕问问你,你对会试出的这些问题怎么看?”
第367章 陛下重托
天启帝的问题问得很是含糊。
什么叫怎么看,看的是会试的考试制度,还是会试这些问题的根源,或是别的什么?旁人要是听了这话,多半心里弯弯拐拐的得绕几圈,斟酌着怎么回答这个问题才不能得罪了君主。在很多人看来,天启帝是不太愿意体制出大问题的,他们哪怕想到了这些都不会往体制上靠,怕一不小心脑袋搬家。
乔明渊就不一样了。
他经过了上一次会试的事情,印象十分深刻,心里对会试的制度产生了很多怀疑。
再则,他知道天启帝在有意识的培养和扶持他,君恩如此,怎可辜负?
于是,乔明渊有什么说什么。
“陛下想听真话吗?”乔明渊看了天启帝一眼,躬身下去:“大盛从开朝到现在,会试出的问题并不少,今年有考生怀疑漏题,去年则有人胆大包天到偷换试卷,纵观前朝,亦有漏题、泄题、买题的事情发生,可见根源并非在人,而是在事。单单就会试的规矩流程而言,臣以为就存在很大的问题。”
天启帝听的很认真:“哦?”
他挑眉:“爱卿看到了什么问题?”
“陛下,上一次科举舞弊案问题出在主考官上,历年的考场问题,也多半是主考副考出了问题,尤其是主考官,命题是他出的,他最先知晓题目。只要是人就会有私心,主考官手里捏着考题,就像是往一群饥饿的狼群里吊一块肉骨头,只要够得着的,谁不想上前去啃一口?但凡能啃上一口,当即就能果腹,如此诱惑人,定然有无数人会想要那肉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