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真是惊呆了诸人。
第一间商铺位置最好,拍出了三万两的天价。三万两白银买一家商铺,放东边或者放在京城都会引为笑话,在箕陵城就不会。
这里贸易四通八达,对他们来说,三万两白银是很贵,但不过半年就能赚得回来,而错过这个地方,损失的可能就不止三万两。商行的人都争着竞价,东边来的丝绸大富商每次加价都是两千两,势在必得,价格也是被他们抬起来的。
等落锤定音,那商行的老板还挺高兴,站起来得意的跟同僚们拱手答谢。
有了这个开盘,后面的位置哪怕没有那么好,但竟都拍出了不低的价格,算起来,最便宜的也卖了一万五的天价。
一场拍卖下来,慕绾绾经手几十万白银,扣除成本价,少说也是六位数的净收入。
这利润惊人啊!
乔明渊受了启发,接着不还是要修路吗?他也参考了慕绾绾现代招投标的方式,将路段承包给商行,如此一来,衙门省了心,商人有钱赚,百姓有活干,算得上皆大欢喜。
自打新城区用起来,那边商铺林立,规划齐整,从西域诸国来箕陵城做买卖的都涌向了新城区,老城区慢慢冷淡下来。不过有些商铺不愿意迁走,左右两个城区离得不远,他们把这边作为仓房据点,那边作为商铺展示,两边都顾得上。同时,为了繁荣老城区的经济,乔明渊鼓励箕陵城本地人也出来经商买卖,做些小商小贩也能养得活自己。
渐渐的,东西城区的闲置百姓们都走上了街头,或做些小吃,或做些小玩意,闲暇时摆在街边叫卖,如此安置了人,也创了收入。
天启十六年过得不快,因为陈智同他们带了人出关打仗,作为后方,一应补给都要跟得上。箕陵城的钱数以万计的进来,同样也是数以万计的出去。
等好消息传来,已经是天启十六年的夏天了。
羌吾人终于逐步意识到箕陵城成为大祸患,想要切断这条商路,可这时候西域诸国已经离不开大盛的商贸了,要切断谈何容易。
羌吾几次突袭商队,想以此恐吓这些人不得来大盛。但西域诸国联手,也够羌吾人喝一壶的。为了保住自己不腹背受敌,羌吾人也不敢太过冒险。因此,哪怕知道是那些商队在养着自己的对手,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动不了商队,羌吾人终于在几经打听之后得知了这一切都是箕陵巡抚乔明渊干的好事,他们将主意达到了乔明渊身上。
乔明渊遭遇了人生的第二次刺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