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页

西北百姓们的腰包鼓了起来,吃得饱饭,住得暖和,谁还愿意捣乱?

战争过后,百废俱兴,乔明渊从天启十六年就一直在用心修复,到今年年初,已经初步取得了成效,百姓们安居乐业,各行各业也开始有人去做。

乔家有个马场,养着战马,西北用不上还有南部,加上军中日常所需,这个进项从来都不少。除了马场还有丝绸、茶叶这些买卖,更别提日进斗金的票号。哪怕慕绾绾没继续做一把手,分给她的那一笔也是巨额数目。有了家底,人的眼界就高了起来,慕绾绾开始看更长远的东西。

乔明渊的官越做越大,家中的银钱都需过了明目,天启帝不喜欢手下人趁机敛财,她的行业都要过了天启帝的眼。

同时,她需要学习的更多了。

以前都是学自己想学的,现在成天都要跟着学规矩、学治家、学处事。其实这些不难,她又聪明,前世积累的也不少,她学得快用得活。但事情总是很多,这样处理好了还有下一样,多的是忙不完的活儿。

而且,随着儿子们长大,她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引导上。

就这般,她渐渐转为幕后。

为此乔明渊说不出的感激,知道她一步步走到今天,甘愿屈居幕后是做了极大的让步,当时没说什么,直接给她拜了拜。

慕绾绾也回了一拜。

乔明渊还笑:“当初成亲没跟你拜天地,绾绾这是想补上?”

换来的当然是慕绾绾不轻不重扇在手臂上的一巴掌。

两人相濡以沫,十数年时间一晃而过,谁还在意这拜天地?

天启十七年春,天启帝盼望着的转机来了。

军机阁总领汤达病重,无力继续担任军机阁总领一职。他向皇帝上了告罪奏章,开始在家养病。说是养病,太医去看过,回来告诉天启帝,人是不成了,最多用药吊着,还能拖个小三月。汤达是谈敬一脉的人,这么多年来一直站在谈敬身后,如今内阁势力划分,当然是越中立越好,天启帝嘴上说着可惜,心里巴不得汤达一病不起的好。

他收了汤达的奏章,发下很多赏赐给汤家,回头还提拔了汤达的长子出任蕉城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