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页

当年黎家何等风光,何曾想会有这样一日?

“陛下厚爱,你也不用有负担,至于别的事情,你男人有自信能处理好,让你高枕无忧的住进高门大院。”

乔明渊说。

慕绾绾笑了笑,接了地契,回头便带人去打扫收拾了。

天启帝有心赏赐,自然不会给一座破败的宅院,那院子交到乔家人手上的时候打扫得很干净,不过到底多年了,有些掉漆,需要重新招人来装潢一二。等弄完已经过去了个把月,这时候天启帝带着他的心腹们连田税改革的措施都商讨完了。

乔家又迎来了一次搬家。

听说乔家要搬到京都大道上去,左邻右舍无不羡慕。

早有人说过乔家搬家是迟早的事情,倒都不意外。

等乔明渊一家搬走,那小院子冷清下来,一家人全随着乔明渊搬到了京都大道旁,可谓风光无二。

然而风光中藏着暗流涌动。

天启十八年中秋,天启帝要进行田地税收改革的消息不知道被谁泄露了出去。此事一出,举国上下顿时一片骂声。传消息的人自然是捡着对他们有利的传,只告诉天下人,乔明渊等人向天启帝进言,陛下有意整饬赋税,以后不再给举人挂田免税,农人的田税不能再免。

为了这个,已经考上功名的举人破口大骂,还没考上的也觉得遭了灭顶之灾。

尤其是那些家贫的人,都指望着读书摆脱困境,想想一朝中举就能摇身一变成为地主,从此吃穿不愁是多好的好事,断了投佃这条路,分明是要断人财路啊!

全国上下多少举人?

乡试三年一试,每年一个省出七十人左右,全国上下约莫是一千三百人。

天启帝打登基以来,十八年间加上恩科,一共开了七场乡试,光是天启帝就取了近万的举人,还别提从前先帝在位时取的那些。

这些举人都是读书人,脑袋好使又精明,除了这个之外,他们还都有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