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婵娟
这事情翻过去说来也快。微信消息静静在手机里躺着,双方心有灵犀一般地一步一蹉跎,生生将两条堪比陌生人的寒暄刻进dna里,却丝毫不敢再越雷池半步。
这么三拖四拖,就拖到了中秋佳节临近。
因着明天正式放假,熊羽在八月十四这天加班加到了晚上9点,才刚关上电脑,就接到了来自前川村的电话。
刘金枝女士经过7年风霜,样貌憔悴不少,声音还是一如既往的洪钟,不过语气较之熊羽读书的时候,已然和缓太多了。
也许是因为唯一的儿子成为了这家里的顶梁柱,常年累月不愿怎么回家,思之心切,电话那头的声音更显得有些乞求的老态:“明天什么时候回来啊?”
熊羽看了看头顶上的月亮,说:“中午一两点吧。妈你别等我,先吃。”
刘婶嘴上是这么应着,心里还是盘算好了明天中午做午饭的时间要再往后推一个半小时。
她当年想着把儿子困在身边,最好是南商县里,这样自己就好像还有个依靠似的。可是熊羽留是留在身边了,自交通线更为发达以后,从省城回他们家路上笼统也不过3个小时,可她一年到头能看见熊羽的次数,却日渐的屈指可数起来。
说到底,关系的近与远,原来都是在心中丈量到底咫尺还是天涯罢了。
这道理刘婶活了大半辈子,此刻才懵懵懂懂地体会到了一星半点。
熊羽也问过她要不要搬来城里方便自己照顾,可刘婶从邻里间旁敲侧击得来这小小单间的租金以后,心中的那把算盘珠子拨得哗啦哗啦响,当即便拒绝了。
儿子以后还要攒钱娶媳妇,她一个大半截入土的糟老婆子,还去拖累年轻人做什么呢?
尽管她这样想着来劝慰自己,可到了逢年过节的时候,还是眼巴巴地靠一通电话水中捞月似的得来一点慰藉。就算跟儿子越来越说不上话也好,就算是光听着声音,那也是心安的。
刘婶换了两个呼吸,没话找话地问:“前几天,你王叔上门来,说他们家有个表侄女刚……”
“妈,”熊羽打断了她接下来的话,“我工作忙,没时间想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