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师从空山派掌门,崔应璋。说起来,家师与岳前辈还算颇有渊源呢。”韩袭靖恭敬的答道。
“你竟然是崔老儿的徒弟?”
于是岳行云与韩袭靖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竟叙起了旧来。
真要认真论起来,韩袭靖还得叫岳行云一声“师叔”。但是岳行云此人一向不耐繁文缛节,又烦什么狗屁倒灶的辈分一词。非说一声岳大哥足以,如果一定要叫师叔,他现在就跳了船,再不与大家见面。韩袭靖无法,只好应承了下来。
此时一番寒暄过后,差不多已是到了晚饭点,牧申得到示意后,便带着赵府下人们摆了满满一桌子菜。
向小园见今日菜色与往日颇有些不同,不由好奇道:“怎么今儿桌子上的菜,换成了川蜀之地的做法?”然后又吸了吸鼻子,感觉格外的呛人,但是很香!
牧申闻言后说道:“刚刚江小侯爷特意嘱咐奴才,说韩大将军是川蜀人士,让奴才准备些辛辣开胃的饭菜过来。”
赵子星看着一桌子红澄澄的饭食,难得发自肺腑的笑着说道:“我在沧都倒是认识一位专做川蜀美食的朋友,她做的饭菜,简直是色香味俱全。哪天大将军得空,我带您去尝尝…”
第44章 剖明心迹 门外竟站着一位江小侯爷。……
后来众人坐在饭桌上一边吃饭一边商量,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韩袭靖的船先行一步驶回京城。而韩大将军则只带着徐楚凌,跟着赵家宝船,在沧都过完了腊八节, 再低调回京。
韩袭靖在沧都的事情不能让地方上的官吏知道, 否则别说是沧都府尹, 恐怕就连直隶总督都要来接风洗尘。
韩袭靖从军十数载,虽然战功赫赫, 但是一向不擅长处理官场上的人际来往。每次回京述职都觉得一个脑袋两个大,恨不得常驻边关,不踏足京城一步才好。所以他特地拜托了赵子星, 腊八那天,就大家在一起吃个便饭就好, 千万不要过于隆重。
赵子星经商这么多年, 各路达官显贵基本都打过交道。有的人喜欢觥筹交错的热闹场面, 也有人喜欢秦楼楚馆的梯己小曲, 就算有些自命清高之士,表示对这些身外之物不屑一顾, 但也抵挡不住连绵不断的投其所好。
像韩大将军这种, 真正一心为国为民的大英雄,连赵子星这样精明的商人, 都不得不肃然起敬了起来。
所以赵子星闻言后满口答应了下来,表示腊八那天只去一家朋友开的饭馆, 那里异常清净不说, 老板娘的手艺也非常好,烹调的还恰好就是川蜀美味。
韩袭靖还没开口,向小园已经拍手赞道:“我五岁的时候曾经跟师父去过一趟锦官城, 那里的吃食虽然有些辛辣,但真真的是让人记忆深刻啊!”然后还意犹未尽的回忆道:“当初师父治病的那个沈家姐姐,她妹妹就有一手好厨艺,我现在还念着那个味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