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母亲是父王养在王府外面的外室……”蒋亦题彷佛陷入了回忆般, 开始缓缓说道。
“王府?……”向小园闻言后倒真是有些吃惊。
蒋亦题没回向小园的疑问, 而是自顾自地说道:“当初牡丹门的门主,其实是我的母亲, 只是她逝世了以后,我才不得不接手这个位置。”
“她的一生都郁郁寡欢,所以很早就走了, 我从小便不知何为天伦之乐。”
“因为在父王的眼中,我和母亲都只是他的一颗棋子, 一颗能够为他杀人越货, 为他探取情报的棋子。”
“所以这个牡丹门?……”向小园见蒋亦题脸上沉痛之色不似作伪, 便慢慢放缓了声调。
“对, 牡丹门当初就是我父王所建。”蒋亦题看着向小园轻轻笑道:“他等今天这个时机,已经等了将近三十年了。”
“你父王到底想干嘛?”向小园看着蒋亦题, 缓缓地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勾结鞑子,对他能有什么好处?”
“因为只有边疆大乱, 他在京中,才好趁机逼宫啊。”到了此时, 蒋亦题什么话都不瞒着向小园, 而是近乎知无不言。
“你父王是谁?……野心竟然如此之大。”
“当朝烨王。”
“原来是他,怪不得呢。”向小园虽然以前孤陋寡闻了一些,但是她后来在韩大将军府中住了一段时间, 也进过几趟宫,所以她对烨王爷此人,还是颇听了几耳朵闲话的。
烨王是先皇的长子,当初张贤妃在隆康二年生下他后,后宫中长达十年都再未诞生过皇子,所以先皇对烨王很是宠爱,几乎将他当成了未来的储君来培养。
不过烨王本人也很是争气,他自小聪颖过人不说,于骑射一道也很是精通,再加上勤奋好学,先皇对这个仅有的儿子也是非常满意。
只是好景不长,在隆康十二年,后宫的嫔妃们好似约好了一般,纷纷怀孕生子,烨王从此以后就再也不是先皇唯一的儿子了。
再加上后面他的母妃张贤妃薨逝,烨王失去了亲生母亲的庇佑,为了在步步杀机的皇宫中得以存活,烨王也慢慢的开始收敛起锋芒,先皇的心也渐渐的偏向了小儿子们。
只是烨王在皇宫中享受了将近十年的太子待遇,虽然在后面的夺嫡大战中他以失败而告终,但是烨王怎么又会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