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臣虽急,却也心知如今最要紧的是祈福节,便连声应下,只盼着祈福节一过再提此事。
依着惯例,战事结束后会举办盛大的祈福节,晏国上下同庆。一为战死沙场的士兵祈福,盼其有归路,不做苦游魂,来世能有好日子。二为除去污秽血腥,还以盛世太平。
祈福节当日,晏辞作为君主去护国寺小住几日,抄经念佛,施仁布泽,祈求平安。待离开护国寺当日,着宫装宴请众臣,谢过往盼来日。
宴席散去,大臣们不可避免地想起择婿之事,好一番推搡举荐后也没有选出代表来提出此事。
一来二去,众人不约而同地想起了李大人,故而三三两两前去拜访,望其能劝劝晏辞。
太师李仁,是朝中老臣,亦是重臣,不过如今年岁大了,已到家告老还乡的年纪,但心里还记挂着朝堂,晏辞便特许他不必每日上朝赴宴,皆顺其心意。
“李大人,此事我等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了才来求您。殿下近来多有忧愁,每每提起择婿皆被驳回。今日宴席上,殿下似乎还出现神游之症,时而蹙眉时而凶恶,实是诡异。”礼部侍郎柳忠神情严肃,回想起晏辞方才的模样还忍不住打了个冷战。
前锋参领管川接道,“我等认为,若是能有喜事便是再好不过,一来冲喜去去晦气,二来也是为皇嗣考虑不是?”
其余大臣皆是附和,“是啊是啊。”
李仁默默打量他们,慢条斯理道,“殿下既然不愿,诸位又何必急在这一时?你们不愿意冲锋陷阵,去做炮灰,如今推我前去,是不是不太仁义?”
众人尴尬一笑,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此事我会考虑,诸位还是先回吧。”李仁见状微微一笑,直截了当地下了逐客令。
待众人离去,府里清净下来,李仁的心思却如他们所期盼的那般,落在了晏辞的身上。
犹豫再三,李仁还是决定动身入宫面见晏辞。
夜幕虽未完全降临,但家家户户门前皆挂了红灯笼,照亮了街道,直通向皇宫。进了皇宫,长廊两侧也皆悬着灯笼,整个皇宫灯火通明。
晏辞特地下旨,明灯数日,意为盼归,愿离故土之人寻得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