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页

四壁堂皇的殿堂,话语回音,平日仪表楚楚,整列森严的官员今日三五个为一堆,各自议论。

“太不像话了!”

“发乎情,止乎礼”

“昭明公子可是为国献身的人,过身不足三年,新丧之中”

谏台众人义愤填膺,摩拳擦掌。“今日吾等就是拼却几十年的仕途不要!也不能叫陛下把那贱人女子纳入后宫!坏了伦理纲常!”

“对!”昭文大学士为首,几位资历老成的御史已做好了死谏的准备。

诨号“弹弓”的右司谏杨某素来有当朝魏征之名,上三品的官没有不被其弹劾过的,铁面无私的长相,是皇帝从上科进士中提拔出来的人,颇得重用。此刻秉着笏板,目光如火炬,对着金龙宝座:“不有忠胆,安轻逆鳞!”

襄王站在最前头,眉头深深拧着担忧。

第126章 慕容贵妃 3 不要脸天下无……

内监尖细的嗓音高呼:“陛下到——”

百官们立刻恢复队列, 垂绅正笏,站的划线一般整齐,先帝在位时待下极是和蔼, 诸卿随意惯了, 依着官阶站就好,参差错落些也无妨, 偶有抱恙或腿疾的,先帝还会赐座。到了这位陛下, 表面看着是个温润君子, 却不苟言笑, 上朝第一天坐在龙椅上, 审视着下头,大大皱了眉, 说了一番臣轨大道理,叫内官拿了尺子来,比肩而画, 横平竖直工工整整,朝会一两个时辰, 决不许弓背驼肩, 轻则罚俸, 重则降级。

至于赐座, 想都别想, 三公都没这待遇。

待那玄衮绛纱露出衣角, 伟岸如山的身影走出来, 众官齐刷刷伏地,口念:“陛下圣躬金安。”

皇帝神情澹然,款款走上朱漆玉栏的阶墀, 挥袖坐在金龙宝座上,身姿端方如神邸,一如往昔说了声:“众卿平身。”

百官叩首一拜,捏着衣袍起身,官服没发出一丝声响。

皇帝方说了两句昨日朝会没落定的江南道巡按使人选的事,正是杨司谏,底下的士大夫有种盘弓错马的感觉,真到了应战的关头,望着上座道貌凛然,风仪严峻不可犯的圣上,忽由心生了怯意,眼角相窥,不知该如何起头。杨司谏众望睽睽之下做了领头雁,秉着笏板出列,率先发问:“臣请问陛下,昨日中书出了一道册妃诏,下降至靖国公府,慕容氏庶女,平凉候府遗孀,要升宜后宫,入选六寝之官,四夫人之一的贵妃,可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