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崇这一番言语,便在温雁菱这里又记上了一笔,她之前整理账册时,这车马行就让她上心了,如今看来,这位杨管事倒是一位能干之人,且善解人意,为大家当了这过渡台阶。
杨崇年约三十,正是壮年,身穿一鸦青长袍,干练又不失庄重。
“侯府只在南城门口设置了车马行,如今南城门口便只有我一间,这便是独一份的生意,除此之外便是北城门口有一间车马行。租车的多是富商或者商户,老百姓嫌贵多是步行。”
温雁菱一想便明白,除却一般需要偶尔出行的富户,用车多的和高门大户都有自己的马车,是不需要租马车的。
她有些不解道:“那为何杨管事给的账册营收却那么多。”
第27章 画饼自然要往大了画
杨崇自信一笑,“虽只有一间车马行,夫人可知,如今我们有多少辆马车?”
温雁菱摇头,“不知。”
其余管事对此也不甚了解,便都好奇的看着杨崇。
杨崇目光扫过众人,自觉心中满意,便伸出两根手指。
温雁菱蹙眉,直觉不是两辆,身边青芳便惊呼道:“难道是二十辆马车?”
杨崇一点头,“对,二十辆。”
前厅顿时发出一阵吸气声。
温雁菱在心中过了一遍,便觉得不会如此简单,单就说若是二十辆车就是四十匹马,这便不是供应得上的问题,单是马料就所需甚多耗费巨大。
杨崇也不卖关子,直接道:“我这马车自然不是供给有马车的人,必然是让那些没有车的人能坐,自然人头费便不会贵,所行路线也都是城郊乡村,若是用马自然不划算,所以我们用的是骡子。骡子脚程不快,可吃得少走得远,还好养不娇气,我便给城郊人口多的乡镇设置了驿站,每辆车两匹骡子拉车,每日两趟来回,每辆车能坐十几个人。除去马料人工还能赚些。”
“另外一项便是租售马匹,若是搭马车去另一个城镇,租马就需要押金和租金,到了下一个固定的驿站再还马换马,这项进账大可费马,每日也没有那么多人租马。而搭车去下一个城镇的人也不算多,且路程远花费时日很长,营收不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