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弘治帝的默许,淮王便也无所顾忌,明目张胆的招募起了幕僚、门生,广纳人才贤士,还暗地里拉拢朝臣,汇聚力量,对储君之位虎视眈眈。
包括纪明轩在内的许多年轻人,都希望能够有机会投靠到淮王的麾下,一展抱负,将来辅佐一代明君,出人头地,名垂青史。
下棋这件事,在其他国度只能算得上是一门普通的技艺,琴棋书画不过才艺而已。
然而在华桑国,却有着不同。弘治帝不仅自己很善于下棋,并且对棋技高明的人,也是另眼相看的。
他曾经大张旗鼓地说过“若指挥作战的将军棋技高超,便一定善于排兵布阵、运筹帷幄,带兵打仗也不会逊色;若谋臣的棋技高明,便一定善于高瞻远瞩、掌控局势,处理起公务来也会井井有条;哪怕是深闺中的妇人颇懂棋技,也会眼界开阔、治家有道,是把相夫教子、稳定门庭的好手。”
弘治帝的言外之意,便是要说:只要谁的棋技好,那这个人就是各行各业中的佼佼者,什么事情都能做好。瞧!我自己下棋就是兄弟中最高明的,所以做君王不也没人能比我强吗。
第二十一章 棋赛擂台
因此,这满朝文武,除了要整日操心朝事,还要操心怎样把棋下好。
后宫的妃子们,除了忙着貌美如花,还要忙着学下棋。受宠的惠贵妃棋技高超,淮王亦是。
淮王在桃展上摆起局,表面上是图个热闹,替自己的舅父家撑撑门面,毕竟这每年的桃展上鱼龙混杂,皇子是不轻易露面的。
而苏大人办桃展,便能邀请来淮王殿下,脸上自然是有光。
可是淮王此行也不愿意走空,顺便借此机会,为自己招揽一两个有用的人才,岂不是更好。
纪明轩也就是冲着淮王的这个想法来的,所以棋下得也是格外的谨慎小心,步步为营。
经过了一阵紧张的防守、进攻,在双方的奋力厮杀过后,纪明轩的对手终于技不如人,败下阵来,纪明轩便成为了这场棋赛的最终赢家。
淮王命人送上棋赛的彩头,并赞赏的道:“真是英雄出少年啊,看这位公子年纪不大,却沉着冷静,心思缜密,棋路自成章法,实在难得呀。”
“淮王殿下谬赞了,草民是班门弄斧。”纪明轩恭敬地低头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