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告状的人,正是被陷害之良臣之女,或者说是曾经被赫寿的利益集团给扔出来的废子,此女子原该被充作教坊司的,却是叫胤禛的人给偷梁换柱了,当然,此女以为这是家中忠仆做的,因还有兄弟被判了流放,所以母亲将翻身的证据交给了她。
这个人,或者说是这枚棋,早就在胤禛的手上,只是他一直在权衡着出手的时机,如今也是顾不得那么多了。
这些事情,舒穆禄·赫寿到底做没做,康熙心如明镜,但这个位置,不贪基本是不可能的,另外虽赫寿貌似投到了老八的门下,但这朝中众臣,没门户的实在也是不多,真计较这个,康熙也是计较不过来的。
所以在查清楚赫寿的具体犯案金额之前,康熙不打算动他,反正最后都是要抄的,且先养着他又如何,抄一个两江总督的家,可比盐税的收入高出太多太多了。
赫寿既已投入老八门下,他抄着也不心疼啊。
本着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康熙是愿意多留赫寿一些时日的。
只是如今这证据已经递到了手里,且看那‘冤死’官员生前之笔记,记录着赫寿每年年关时都会向京城送一大笔银子,这笔银子进了谁的口袋,康熙虽心有猜测,但也是摸不太准赫寿到底还有没有别的主子的,反正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笔银子没进他的口袋。
而此时正值年关,他派去监视老八的人并未给他传来相关的消息,也不知这笔银子,到没到京城,这种自己的银子即将进了别人口袋的失去感,叫康熙当即下令,革去舒穆禄·赫寿两江总督之职位,查抄资产,将其与其家人一并押回京中候审,并尽快追查脏银之去向。
此事交由雍亲王、康亲王、庄亲王协同审理,具体审理事宜,由雍亲王主持。
康熙给胤禛发的是密旨,康亲王和庄亲王暂时都没得到通知,且叫他速速去办。
于是,京中相继便有水陆四波人马往江南飞速奔去,这四拨人带的都是同一份命令,之所以派出四波人,相当于是买了四份保险,毕竟人若是疯狂起来,做出来的事往往是毫无顾忌的,古往今来,死在这条路上的钦差就不知凡几。
不过可能是胤禛的保密功夫做到了位的缘故,从京城水路出发的第一路人马,于第十二天便已经抵达了江南,此时,赫寿发出的,询问是否要帮助年家整垮林家的密信,刚刚被送到胤禩的手上。
胤禩还在考量其中之利弊,若他当真帮着年家弄倒了林家,四哥府上的年侧福晋上位,年羹尧只会越发的在他与四哥之间徘徊,这于他又有什么好处?!年家怕不是当他好糊弄?!
第300章
赫寿的江南利益集团倒下了, 国库和康熙的私库都肥了一圈,胤禩在江南的势力则是被砍掉了大半,这一下子便让胤禩在臣下的夸赞吹捧中清醒了过来。
俗话说,有钱能使磨推鬼, 失去了江南这个钱袋子, 给胤禩一系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全面且深远的, 虽然对于手下的官员, 胤禩有其他的手段可以操控,并不担心他们反水,但没有了雄厚的资本作为支撑, 他扩张势力的速度也会慢下来,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颓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