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礼缩了缩手,略有些迟疑,看了眼稽康又看了眼陈举人,甚至还偷偷地往林婉身上溜了一眼,却没有往毛艳霞身上看一眼,小心翼翼地问了个问题:“大哥和五弟犯了错是不是一样也要挨板子?”
叶湛瞪了叶礼一眼,却还是给出借了明确的答案:“既然是家学的规矩,若是祐哥儿和砚台犯了错自然也要挨板子。”
说到这里,叶湛稍顿了顿,再开口时口气便严厉了几分:“若是让我知道你使小手段连累祐哥儿和砚台,那么你将要挨的便不只是先生的板子!”
叶礼有些艰难地吞了吞口水,片刻之后还是点了头:“儿子还是想跟着大哥和五弟一起读书。”
这下子轮到叶湛皱眉头了,他曾经悄悄地听过陈举人和方秀才的课。
虽说两位先生所教的孩子不同,教学的内容也不同,甚至教学的方法也各有差异,但是叶湛对两位先生的教学方法还是十分认同的。
除悄悄进家学听过两位先生讲课,叶湛还曾私下找家学的孩子以及家长进行过一些了解,发现两位先生基本都是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并不是填鸭式的被动教学,而是引导孩子们自觉学习主动探索,培养的是孩子们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
叶礼缺的便是这个自觉性和主动性。
若能在先生的引导下,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相信叶礼就算没有大出息,却不至于成为被人唾弃的纨绔。
见叶礼态度还算明确,叶湛便将目光投向陈举人。
陈举人却有些为难,虽说叶礼比砚台大了差不多四岁,可是程度明显不如砚台。
若真让叶礼跟着叶祐和砚台一起读书,应是跟不上的。
来叶家当先生,虽说每日要抽出不少时间备课教学,但是因为无需要再为了生计奔波,总体用来读书做文章的时候反而比以前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