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页

哪里是什么泡茶的水多滚了一遭的缘故,分明就是他擅作主张叫人扯下了那道蒿子粑粑。陛下又是个好脸面的人,不好直接以这个理由怪他,就随便找了个其他的借口罚了他。

周敬心想,小时候他在家的时候曾听娘同邻居聊天,说是有一家的父母给自己儿子娶了一房媳妇儿,那儿子一开始并不乐意。架不住那媳妇儿做饭好吃,合了儿子的胃口,到后来那儿子竟然十分的喜爱那媳妇儿,两个人生儿育女,和和美美的过了一辈子。

看来陛下和皇后也是这么一回事啊。

李承宣这时已经将手里的筷子伸向第四只青团了,忽然听到外面有人在叫好的声音,就叫周敬出去看看,看是何人胆敢喧哗。

周敬领命。须臾就回来禀报:“是皇后娘娘和静乐公主在太极殿前面的广场上放纸鸢。纸鸢放的十分的高,就有随行的宫婢拍手叫好。”

李承宣夹着青团的手一顿。

然后他放下手里的筷子,命人将剩余的青团撤走,提笔继续批阅奏折。

日光透过雕花窗子斜入殿内,水磨的青石砖上日影斑斑。

殿外的廊柱下挂着各色鸟儿,啾啾的叫个不停。殿前的那株海棠树开了一树的花儿,风过时,粉色的花瓣纷纷扬扬的洒下来,恰似下了一场花瓣雨。

李承宣看完两本奏折,放下笔,转头望着窗外的春光。

周敬见微知著,便小声的开口提着建议:“陛下,您看折子也看了好一会,不如出去走一走,歇息一会?”

李承宣看他一眼,没说话。

周敬心中镇定的很。

上次蒿子粑粑的事他会错了意,但这次他是肯定不会会错意的。

便又继续往下说道:“奴才以前听陛下念诗,有一句诗记得十分的清楚。一年春事都有几?难得今儿春光明媚,陛下万不可辜负。”

这台阶递的够明显了,李承宣终于点了点头,起身站起。

“既如此,朕便出去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