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城市成为了政治中心,就理所当然也成为了文化中心。邵游光默认季翦也要跟他去一处的,因为他觉得季翦值得最好的,也得的到最好的。
他知晓季翦想读的是汉语言类专业,故而总是笑嘻嘻说:“那咱两天生一对啊,你写什么我就导什么。”
季翦比他实际一些:“就你啊,还是有空多读几本书吧。”
桌上刚好摞着黄色的易卜生戏剧集,邵游光拣过来翻几页,没一会儿就叹气,要不还是算了吧,太难看了。
季翦实在是搞不明白看个剧本叫苦连天的邵游光是怎样阴差阳错的考去读戏剧导演的,这个小城市连个像样的剧场都没有,更别提看什么剧了。他们其实都不知道戏剧具体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季翦还是忍不住为祖国戏剧的未来担忧了一秒钟。
但是季翦知道,现在的邵游光和他们刚认识的时候不太一样了。季翦刚认识他的时候,只觉得他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浑小子,光着圆圆的一颗青瓢,拉扯着季翦满大街的逛。纺织厂这一片打听一下,谁不知道赵逢秋那个不正干的儿子。
季翦现在还回想的起汗津津的直接揽过他的手臂,和圆圆的毛茸茸的讨人厌的脑袋,晃啊晃啊的。
可就是这么一个被视为“问题”的少年,成了赵逢秋最近扬眉吐气的骄傲。
在这个小城市里,随便陈芝麻烂谷子的东西捡起来掸掸灰就能最为新鲜事被街坊邻里津津乐道好半天。
“邵家那儿子考北京去了,你可听说啦?”
“邵家儿子?”
“嗐,他爸死得早那个。”
“我当你说谁呢,赵逢秋他儿子啊。啧,你瞧赵逢秋那张脸,都快笑出褶子啦。”
宋曼枝自然也听说了,她不屑出了门嚼舌根,就跟季翦说——真的啊,你是不是学习上教了邵游光挺多的,那他得谢谢你呀。
“没。”季翦叹了气,他看见橱柜上面摆的一盘剩了好几天都没能摆上他家餐桌的耦盒子。隔壁赵阿姨前天炸了差邵真真送来的,大概是邵游光大了,她不好意思再差他串门儿了。
“那看来邵游光这小子运气挺好的。不过他那什么专业,导演?学出来又有什么用?”